> 重点推荐 > 中召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中召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村落形成年代久远。由傅姓建村。故以姓氏得名傅家庄,简称付庄,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傅庄”。
据葛姓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来定居建村,随以姓氏命名葛寨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葛寨”。
村落形成于明永乐年间,因有北召旧称南召,后又因赵姓始祖赵万户从山西洪洞迁来,在此安家落户,故以姓氏得名赵庄,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南赵庄”。
村庄历史悠久。传有“五虎四照出天子”之说。“五虎”即“东虎(呼)、西虎(呼)、南虎(呼)、北虎(呼)、”;“四照”即“北照(召)、南照(召)、东照(召)、西照(召)”。中召曾称东召,后因位于南召、北召中间,改称中召,以方位得名中召南街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中召”。
村庄历史悠久。传有“五虎四照出天子”之说。“五虎”即“东虎(呼)、西虎(呼)、南虎(呼)、北虎(呼)、”;“四照”即“北照(召)、南照(召)、东照(召)、西照(召)”。中召曾称东召,后因位于南召、北召中间,改称中召,以方位得名中召东街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中召”。
村落形成于宋代以前。《宋史·河渠志》记载:“宋元丰四年(1081)和决小吴埽......十月,大吴埽不塞,北流已成正河”为证。据王氏始祖在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故以姓氏取名王大吴,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大吴”。
据早年河水上涨,为了防止满溢,在大堤上抢筑的小堤,称为“子埝”。因地处“子埝”尽头,故名埝子头。后演变为碾子头。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碾子头”。
据村落形成于元代以前,因曹姓建村命名曹庄,后以方位得名西曹庄。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曹庄”。
据村落形成于元代以前,因曹姓建村命名曹庄,后以方位得名东曹庄,沿用至今。
村落形成悠久,据《滑县志》及五代史记记载:五代十国时期,梁龙德三年(923)梁将王彦章具舟杨村。据杨氏先祖建村,故以姓氏得名杨村,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杨村”。
据村落形成于明初,因始祖是从山西滹沱河畔迁来,为了纪念故乡,而名滹沱,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滹沱”。
据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宋代,因黄河改道,王氏一族迁此黄河故堤上建村,以姓氏称为小王固。
村庄历史悠久。传有“五虎四照出天子”之说。“五虎”即“东虎(呼)、西虎(呼)、南虎(呼)、北虎(呼)、”;“四照”即“北照(召)、南照(召)、东照(召)、西照(召)”。中召曾称东召,后因位于南召、北召中间,改称中召,以方位得名北召,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北召”。
村落形成于宋代以前。《宋史·河渠志》记载:“宋元丰四年(1081)和决小吴埽......十月,大吴埽不塞,北流已成正河”为证。据曹、陈、冯、晁姓氏始祖明初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并以各自姓氏命村名(即:曹大吴、陈大吴、冯大吴、晁大吴)1953年4个村合并为一个村,又以方位命名北大吴沿用至今。
村落形成于宋代以前。《宋史·河渠志》记载:“宋元丰四年(1081)和决小吴埽......十月,大吴埽不塞,北流已成正河”为证。据传明初刘姓先祖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故以姓氏得名刘大吴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大吴”。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