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1月建成,以前是大队,建成后为村委会。 一直沿用此地名。 |
1956年合作化时,在库勒达希村成立新花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大古力巴格三大队,1978年地名普查时因驻地改名库勒达希大队,邻队硝尔堂名称不确切,群众不接受,1985年地名普查时以流水方向改硝尔堂大队为下库勒达希大队,该大队在上游故而得名上库勒达希大队。 1985年11月改大队为村委会。 2013年村委会重建。 一直沿用此地名。 |
奥吐拉库勒达希原有7个队,后分为阿牙克、奥吐拉库勒达希。 1985年乡村建设时,将上、下库勒达希的居民又分设了一个村民委员会,根据水流方向,更名为奥吐拉库勒达希村。 一直沿用此地名。 |
以前原名是大古力巴克大队,1983年改为阿克大队,1985年11月建成后为村委会。 一直沿用此地名。 |
1978年地名普查时因驻地改名库勒达希大队,原为中库勒达希五、六、七组中一部分,1985年从中库勒达希分开,古勒巴格二大队搬迁的一部分,邻队硝尔堂名称不确切,群众不接受,1985年地名普查时以流水方向改硝尔堂大队为下库勒达希大队,同年十一月改大队为村委会。 一直沿用此地名。 |
1958年为阿克艾日克大队。 1985年改大队为村委会,沿用至今。 |
解放前,此地是荒地,人们称之为“斯墩博子”,意为“上面的荒地”,后改称为英阿克艾日克大队,1985年11月乡村建政,改大队为村委会。 一直沿用至今。 |
1985年成立,沿用至今。 |
1958年公社化时称小古力巴克一大队。 1978年更名为萨依巴格大队。 1985年11月改大队为村委会。 一直沿用至今。 |
原是一片荒凉的土地,1959年至1961年由关内迁来回、汉民族后,在此处开荒种植,建立村庄。 称为古力巴克公社一农场。 1978年地名普查时以其驻地定名为古如其阔坦农场。 1996年改农场为村委会。 一直沿用此地名。 |
1959年从关内迁来回、汉民族后,在此处开荒种植,建立村庄。 1974年成立古力巴克公社二农场,辖3个村民小组。 1982年发展至5个村民小组。 在1978年地名普查时定名为黄旦农场。 因名图不符,本村并非处于黄旦,1985年乡村建政时,以场部驻地更名为库木托喀依农场,1996年将其在库木库勒部分划出新建村,并改乡办农场为村委会,定名为库木托喀依村委会。 一直沿用至今。 |
本村原为上库勒达希大队的一部分,1985年11月乡村建制时分出成立英汗旦村委会。 一直沿用此地名。 |
1958年为小古力巴克一大队的生产队。 1973年分出为小古力巴克七大队。 1978年地名普查时更名音其开大队。 1985年改大队为村委会。 一直沿用此地名。 |
本村历史悠久,且人口较多,范围也很大,由于该地较洼,盐碱大和其他不明原因,约在100多年前,本村村民大量迁到库车的齐满一带另辟新村,如今的村庄实为原村东北部的一小部分。 本村1977年种植啤酒花,名叫啤酒花场,1985年12月改属为阿勒迪尔村。 一直沿用此地名。 |
1977年成立大队为红卫十大队,1978年努尔巴克公社成立,改名为提木大队,1985年11月改大队为村委会。 一直沿用此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