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民权拥有亚洲四大防护林之一的申甘防护林带,素有绿洲之称,故名。 [详细] |
因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故取名南华街道。 [详细] |
明嘉靖年间,任、陈、阎姓先后由杞县、仪封迁此,呈三足鼎立状分建任庄、陈庄和阎庄。后三村闹事不和睦,纠纷迭起。清咸丰三年(1853),杞县知县杜峰岭出面调解,使相邻任庄、陈庄和阎庄三村言和,筑寨合一,并兴集会,取人和永睦之意得今名。 [详细] |
相传,西汉王莽末年爆发农民起义,刘秀(汉光武帝)起兵南阳,到河北招募经此,被王莽军队围困于岗陵坡塘之中,刘秀赖岗陵坡塘水草掩护而脱险,故名龙塘岗。后因成集,人称龙塘集。 [详细] |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考城旧志》《考城志·古迹志》、1941年《考城县志.卷四.建治志》等载文稽考,现北关集为旧考城北关。 [详细] |
明末,常氏迁此定居,称常庄。后程氏自兰封辖地迁入,清咸丰二年(1852),程氏人多势重,率人挖土筑寨,移名程庄寨,后简称程庄。 [详细] |
明洪武初年(1368),王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王庄。清咸丰三年(1853),为防乱筑寨改名王庄寨。 [详细] |
相传,清乾隆年间,时为黄河的一个渡口,有首领孙姓,结义行六在此摆渡,后定居于此,取名孙六口。 [详细] |
白云寺始名观音堂,始建于唐朝贞观元年(627)。据传,经四世方丈一明大和尚扩建寺院时,由于天气酷热难耐,致使工匠无法施工,于是一明和尚向天祈祷,这时恰有一朵白云遮住炎炎烈日,直至竣工。自此,每逢夏秋季节便白云缭绕笼罩寺院,景色奇异,故名为白云寺。镇以寺名。 [详细] |
明嘉靖年间,王氏自山东迁此,拦河筑桥,取名王家桥。后白、张二姓迁此建白家岗、张家庄。清咸丰三年(1853),为防乱将周围筑寨,称王桥寨。后因人多成集,取名王桥。 [详细] |
此处为古黄河一较大码头,水陆要道,集会交易颇具规模,为图吉利,以鱼(于)得水为顺,故名顺河集,简称顺河。后因位于庄子故居,更名为庄子镇。 [详细] |
北宋天圣二年(1024),村人宋庠、宋祁两兄弟同榜中甲科进士。村人为庆祝兄弟二人首取双魁,遂修六棱十三级砖塔一对,故名双塔。 [详细] |
据《水泾注泛水篇》载:该集古名莠仓城,有岗陵土丘。唐时城外建有诸天寺。明弘治二年(1489),突为黄水淹没,有人抱木呼救三日不辨方向,忽闻野鸡高鸣,方泅水至岗而得名,因此得名野鸡岗。后发展为集,呼为野鸡岗集,后更名为野岗。 [详细] |
据《睢州志·古迹志》载:隋未,农民起义瓦岗军首领王伯党曾屯兵于此,名王伯党。清咸丰年间筑寨起集,称伯党集。后更名伯党。 [详细] |
明洪武年间,刘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名刘庄。清康熙中期,户部左侍郎王绅(原籍今睢县王行)在村西建花园,内种奇花异草,人称王家花园。后花园。后花园归刘家所有,改称刘家花园。清咸丰年间筑寨,称花园寨。清末起集会,又称花园集,后改今称。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