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草村位于龙坪镇东北面位置,距乡镇驻地1.5公里,东与八总乡接壤,南与五星村交界,西与城东社区毗邻,北与云干乡接界。全村总面积10平方千米,辖7个组320户1380人(农业人口1266人,非农业人口114人),劳动力480人。耕地面积840亩(其中:田120亩,土720亩),退耕还林面积308亩,麻竹等180亩,火龙果600亩。
近年来,马草村依托区位及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以早熟蔬菜为主的龙头产业(其中以辣椒、黄瓜、西红柿等品种为主),这两年又大力发展火龙果种植,通过努力,村民生活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并逐步走向富裕之路,于一九九八年还获得了州人民政府颁发的“小康村”荣誉称号。
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在上级单位及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村民积极投工投劳,村委办公室、通村公路的硬化,串户路的建设等基础设施,逐步建成,办公及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马草村村民正向着美好的未来分健步前进。
|
老城村位诹赫蛭髅嫖恢茫嘞缯蜃さ�2公里,东与河滨社区接壤,南与莲花村交界,西与新苑村毗邻,北与六一村接界。全村总面积12平方千米,辖5个组1个自然寨197户1012人(其中农业人口608人,非农业人口404人)。全村耕地面积102亩(其中:田31亩,土48亩),村里原有良田、耕地,由于县政府要在老城村土地上修建一所学校“独立高中”,加之二级公路也征用路过,所以现在全村剩余耕地面积才102多亩了,且剩余的土地都是条件差的,全村民靠种点干蔗、葱、蔬菜来维持生活,因土地被征用有部分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政府也未解决生活和就业,大部分无事可做,生活十分困难,现在村两委尽最大的努力为村民解决温饱问题。
|
五星村位于龙坪镇东部位置,距乡镇驻地2公里,东与八总乡接壤,南与新民村交界,西与城东社区毗邻,北与马草村接界。全村总面积1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308亩(田956亩,土352亩),3个自然寨,9个组368户1629人(其中:农业人口1594人,非农业人口35人)以布依族为主,龙滩电站淹没后,全村群众分别安置到布主、鲁段、纸厂、翁毫等个安置点。
目前村建设有村委办公楼一栋650平方米,内设有村委办公室、党支部办公室、农家书屋、阅览室、大会议室、保管室、计生室、妇女之家、文化活动室、便民利民服务站、蔬菜协会办公室、值班室等,有体育健身场所一个,村有蓝球场,乒乓球台桌一套,村卫生室,总建设费用80万元,村自筹资金44万元,各单位资助36万元。
五星村经济收入以早春蔬菜为主,蔬菜种植面积1200亩,全村总产值980万之,成立有蔬菜技术协会一个,会员有35人,都获得县发绿色证书,会员负责蔬菜的技术种植和销售工作,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示范村、1996年获得省政府发的小康村称号。
2008年龙滩电站建成后,70%田土被淹没,蔬菜面积减少7成,为不使村民经济收入下谓,村两委采取多种经营的方式向荒山开发,并组织部分村民进行种植,现种植有板98亩,火龙果500亩,红密柚60亩各汇生公司合作种植玲稀树种柚木,面积500为,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五星村现输送到外地打工的有450人,在县内打工有250人,通过村两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现五星村的经济收入不但设下滑还比原生活高出许多了,既保证社会稳定,女推动了五星村的经济快速向前发展。
|
交谷村位于龙坪镇东南面位置,距乡镇驻地7公里,东与八总乡接壤,南与八总播也交界,西与新民村毗邻,北与五星村接界。全村总面积16平方千米,4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132户596人(其中:农业人口594人,非农业人口2人),男389人,女207人,劳动力225人,在校学生81人,外出务工128人。全村耕地面积309亩(其中:田140亩,土169亩,大多数是中等产田土,产量低,只有45%的农户跨越温饱线。
村内虽然有丰富的非耕地资源,但尚未开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无重大突破,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数不相适应少部分农户,在党的致富政策指引下,上得较快,但也有少部分农户,在生产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至今仍处于贫困状态。
|
金星村位于龙坪镇西部位置,距乡镇驻地6公里,东与新苑村接壤,南与八一村交界,西与顶访村毗邻,北与七一村接界。全村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全村有5个自然寨10个组373户1926人(其中:农业人口1906人,非农业人口20人)。全村耕地面积1200亩(其中:田470亩,土730亩)。经济收入主要以水稻粮食、桐油经果林和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主,外出打工计99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2007年人均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500元。
在龙坪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结合金星村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多种经济收入,具体分三步抓,一是抓粮食高产稳产为基础;二是抓多种经济产业为主体;三是机遇、作重点,全村村民有了方向性,目标性去投入发展。据统计,在2011年度全村农业生产总值达一百多万元的创新记录,目前数据结果,全村林业森林覆盖率占全村土地面积的70%以上。
一、组织建设落实,奠定工作基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村规民约、组规民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村两委以身作则,百姓遵纪守法,办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二、产业结构调整,百姓增收致富。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扶持百姓发展种养、殖业,全村共发展养猪、养鸡、养鸭2100余头(只),无公害蔬菜栽培面积达到50亩,促使市场繁荣,活跃城乡经济。
三、民生综治齐抓,确保一方平安。计划生育工作乃国家大事,综治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两项工作一齐抓,计生工作100%到位,不拖全镇后腿,综合治理确保一方平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
六一村位于龙坪镇北位置,距乡镇驻地6公里,东与河滨社区接壤,南与金星村交界,西与七一村毗邻,北与板庚乡接界。全村总面积约29平方公里,辖10个组7个自然寨502户214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142人)。全村耕地面积1345亩(其中:田841亩,土504亩)。经济收入主要以水稻粮食、板栗、火龙果经果林和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主,外出打工计200余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湖南。2011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800元。
近年来,六一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围绕“服务村民群众、构建和谐村”这一主题,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积极构建“1+4”村服务机制,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村注重加强指导督查,注重创新活动载体,注重培养宣传典型,注重推动村中心工作,引导村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组织动员村党员扎实开展各项三服务活动,着力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力保障村困难基本生活,形成了创先争优活动特色鲜明、竞相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
七一村位于龙坪镇西面位置,距乡镇驻地15公里,东与六一村接壤,南与卡祥村交界,西与板庚缗冢庇虢鹦谴褰咏纭H遄苊婊�12平方公里,辖12个组350户1384人(其中:非农业2人,农业1382人),男727人,女657人。全村有8个自然寨。全村耕地面积3155亩(含林地),其中:田555亩,土2600亩。结合七一村实际,2011年度,要求政府立项把村组公路修通,在2010年7月份村委组织各级清挖组路,只通马车便道,车辆未通,请求政府纳入计划村级交通规格标准挖通,其中,境内三座桥过河,师生村民务业的交通要道,并有三外堡坎,长60米,高3米,6个大涵洞,修好村级公路,人民群众整体利益,全体村民愿望。
2012年度,计划工作,因农田农土农户都在河两岸,种的庄稼早熟蔬菜遇到自然旱灾,损失村民的生产生收,望天水田收入半收,根据七一村的自然条件,有两条河贯穿七一村的境内,抗御自然旱灾是有条件的,严重旱灾,8个组的人畜饮水水池干缺,农户到河里挑抬水,村民各组反映,全村5台变压器要求拉低压线立杆子里顺河床,用电抽水灌田,三台电灌站,30台潜水泵,用于80米的扬程,胶管用于大沟渠道引水到田,6分管5000米,8分管7000米,新修的水池8个,旱灾的农用永远解决旱灾抢救村民生产生收,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
八一村位于龙坪镇东南面位置,距乡镇驻地6公里,东与八二村接壤,南与沟亭乡交界,西与沟亭乡毗邻,北与金星村接界。全村总面积17平方千米=25500亩,辖5个组(即:把敢、里常、广里、王汝、炳盘)187户891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91人)。全村有5个自然寨。
全村耕地面积722亩。其中;田233亩,土489亩。经济收入主要以水稻粮食、桐油经果林和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主,外出打工计14人,主要分布在广东。2010年人均食300公斤,人均纯收入1300元。
近几年来,八一村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为大局,以服务村民、共建村组、提高村文明程度为宗旨灰源唇ā盎肪秤琶馈⒐芾碛行颉⒅伟擦己谩⑸畋憷⑷思使叵岛托场钡娜司踊肪澄勘辏灰员忝瘛⑽瘛⒗裎颍浞值鞫遄试矗炕诓抗芾恚皇倒ぷ骰。乜矸窳煊颍忧炕肪持卫恚葱禄疃靥澹愦蟠迕裉峁┤轿坏姆瘛�
|
新艾村位于龙坪镇西面位置,距乡镇驻地20公里,东与顶访村接壤,南与沟亭乡交界,西与逢亭镇毗邻,北与兴未村接界。全村总面积约19平方公里,全村有5个自然寨14个组456户2426人(其中:农业人口2416人,非农业人口10人)。
全村耕地面积2101亩(其中:田366亩,土1735亩)经济收入主要以水稻粮食、板栗经果林和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主,外出打工计108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2007年人均食316公斤,人均纯收入1620元。新艾村两委,通过今年村换届选举,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四帮四促”活动开展,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村民生活和人居环境有较大的变化。
|
兴未村位于龙坪镇西部位置,距乡镇驻地28公里,东与新艾村接壤,南与逢亭镇交界,西与板庚乡毗邻,北与板庚乡接界。全村总面积约16平方千米,辖6个组(即:上兴、中兴、下兴、丁一、丁二、屯上组)237户1104人(其中:农业人口1096人,非农业人口8人)。全村有5个自然寨。
全村耕地面积601亩。其中;田131亩,土470亩。经济收入主要以水稻粮食、板栗经果林和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主,外出打工计106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2010年人均食210公斤,人均纯收入700元。
近几年来,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兴未村坚持狠抓以村两委为核心,以村治保联防、调解组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各组织干部、党员以及广大群众的平安创建积极性,狠抓平安文明家庭、平安文明村寨、治保联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不断夯实辖区平安文明创建基础,为辖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
顶访村位于龙坪镇西面位置,距乡镇驻地10公里,东与所也接壤,南与沟亭乡交界饔肓⑼は缗冢庇肫咭淮褰咏纭H遄苊婊�14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寨4个组(即:顶访组、顶兴组、布讲一二组)167户970人(其中:农业人口970人,非农业人口0人),主要有布依族为主。全村耕地面积473亩(其中:田173亩,土300亩),全年农业产总值为291万元,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黄豆、花生、蔬菜等农作物,最有名特产有板栗、油桐、火龙果、奇石等。新修通村公路和通组公路,2011计划新修通组水泥硬化道路1.5公里,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现已动员群众修通主干线路,清理部分边沟,修好部分涵洞,砌好部分堡坎。村“两委”干部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持分工不分家的原则,要求大家虚心求教,服从大局,团结协作,遇事多沟通,凡事有商量,工作热情高涨,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工作合力。积极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及村骨干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提升党员及人民群众素质。
|
云盘村位于云干乡政府驻地西北部,距乡政府驻地3.5公里,东与幸福村,南与干里村,西北面与八村接壤。国土面积7.2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20米。行政村下辖9个组,290户1145人,其中少数民族27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4%。全村地域属典型的喀斯特岩石山区和土山区,北部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南部是土山区,全部是25°的陡坡地。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5℃,年平均气温25℃,无霜期320至330天,年平均日照时间2400小时。全村总面积7.22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765亩,其中田425亩、土340亩,境内耕地主要以25°坡耕地为主,农业产出率底,收入不高。无固定水源,年降雨量1000mm左右,基本靠小水池、小水窖存积雨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全村森林覆盖率28%,境内有林业用地4464.45亩,其中林地3436.95亩。
云盘村辖9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290户,总人口1145人,农业人口1139人,有劳动力687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64人。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567元。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薯等,2010年全村粮食产量345吨,人均占有粮食301.3公斤。养殖业以生猪、林下养鸡和黑山羊为主。全村大牲畜存栏246头,出栏45头,生猪存栏1646头,出栏1430头,黑山羊存栏280只,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132万元。全村通村公路里程4公里,未通公路的自然组3个。自国家实施“八七”攻坚以来,得到各级各部门大量资金的的扶持,小水池、小水窖、沼气池、公路建设、坡改梯、农村电网改造等设施有了极大的发展,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收入逐年提高,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落后面貌得到了彻底的改变。近年来,云盘村进村公路由于受到雨水的长期冲刷,虽然村两委多次组织群众进行维修,但缺乏资金支持,路面状况较差,一到雨季晴通雨阻,群众出行、运输难现象十分突出。水利方面,全村尚有834人饮水困难,无小水渠及基本农田灌溉工程。
村内有独立教学点1个,有学龄人口90人,在校生90人,其中中学生38人,小学生52人。医疗卫生方面,有村卫生室1所,无专职村卫生员,2011年全村新农合参合人数1129人.
|
此村地处岩石林,弯多路窄,故名道角。1951年称道角村,1958年更名为前进前进大队,1966年称前进大队革命委员会,1977年称前进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道角村村民委员会。 原属云干乡,2013年云干乡并到龙坪镇,属龙坪镇至今。 道角村位于云干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东南与沫阳镇,西与中交村相邻,北与大关村接壤。国土面积9.7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54米。行政村下辖15个组,414户1807人,是一个汉族和布依族的混居村,其中少数民族65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6%。 |
干里村位于云干乡西南部,座落在王乃山脚下,地形呈小盆地,四面土山相环,土地肥沃,距乡政府驻地4.5公里,东与幸福村,南与中心村,西与龙坪镇,北与云盘村接壤。国土面积7.8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20米。行政村下辖9个组,331户1377人,主要以布依族聚居为主,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0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7%。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7℃,年平均气温26℃,无霜期320至330天,年平均日照时间2400小时。
全村耕地总面积1050亩,其中田564亩、土486亩,境内耕地主要以25°坡耕地为主,由于群众不易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科学种植程度低,农业收入不高。干里村水资源极其匮泛,年降雨量1000mm左右,虽然有一条小溪从村中间通过,但长年没有水,加之绝大部分群众都居住在半山腰,群众缺少水池(窖)饮水设施,人畜饮水还存在极大的困难。全村森林覆盖率25%,境内有林业用地5608.95亩,其中林地2878.95亩。
经济发展现状。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442元。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红薯等,2010年全村粮食产量408吨,人均占有粮食296.3公斤。养殖业以生猪养殖为主。全村大牲畜存栏420头,出栏82头,生猪存栏1859头,出栏1342头,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97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通村公路里程10公里,未通公路的自然组5个。干里村进村公路由于受到雨水的长期冲刷,虽然村两委多次组织群众进行维修,但缺乏资金支持,路面状况较差,由于没有设置涵洞,一到雨季路面塌方现象十分严重,晴通雨阻,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现象十分突出。水利方面,全村尚有974人饮水困难,无小水渠及基本农田灌溉工程。
社会事业方面。村内有独立教学点1个,有学龄人口151人,在校生151人,其中中学生20人,小学生131人。医疗卫生方面,有村卫生室1所,无专职村卫生员,2011年全村新农合参合人数1278人。
|
大关村位于罗甸县城北部,距县城16.8公里,大观村坐落在海拔900多米的群山峻岭之中,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石多土少,属于典型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327户1351人。
--人口总数:1351人农业人口:1351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19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发展口号:发扬大关精神
--所辖村:大关,转堡,猴场,石板井,七塆,长冲,嘎聋,冗江,从阳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