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东门始名“导源门”,清嘉庆年间修建,规模较稍南的大东门小,俗称小东门。 |
位于老河口市区濒临汉江得名。 |
清朝年间街的西端修有两个防火用的消防水池,人称太平池,久之街也以此为名。 |
“望江楼”指在望江楼古遗址。 |
清《光化县志》载:“拦马河,即古通惠渠,又名韩家河,县西南三里有石桥,长九丈,为通宛洛孔道”。明万历年间开浚。拦马河一名由来多说。相明末农民军李自成率部南征,在此与官兵激战,因水相阻处于不利,勒马返去;又说,清雍正时,此地为牲畜交易市场,即“骡马行”,拦马河是“骡马行”之谐音;三说,附近有“清官碑”,慕名而至者,皆“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故其水得名与此有关;四说,李自成起义军攻下河口,因愤于前攻南阳不克,挫折太重,军纪不严,滥杀百姓,一老人于河前拦马相谏,闯王颇有悔悟,乃勒令全军止杀,从而保全了一方百姓。 |
处原李纪路、老丹路三路交叉口,得名“三岔路”。 |
明朝,一宋姓人家在此居住,得名宋家营,简称宋营。 |
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嘉靖年间筑的土城被汉水冲毁,转建光化县城于此,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的373年中,此地为光化县治,1945年秋县治迁老河口南大街后,此地称光化老县城。 |
早年为大沙滩,后徐姓人家迁徙到此定居,形成村落,得名“徐家滩”。 |
此地低洼,旧时为湖,周边柳树多而旺盛。后慢慢演变成村落,得名柳树湖村。 |
明嘉庆年间,一查姓人家形成村落,得名查营。 |
明朝年间,人们在此修建寺庙,供奉雷祖“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名“雷祖殿”。一名莱公殿(雷公殿),北宋名臣寇准世称寇莱公,曾知邓州,仁政惠及光邑,故建殿供奉莱公,讹为雷公殿。 |
明朝,有一明姓人家居于山脚,后陆续有张、徐、刘、韩、田等姓村民迁到此地居住,形成村落,得名明家山。 |
明朝时期,张姓人家逃难于此,便在此家家,后贾姓迁入,形成村落,得名贾沟。 |
1920年,老河口至孟楼公路建成通车,一辛姓人家在公路经过的岗地开店,接待过往旅客,得名辛店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