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僚风水文化景区 |
地名:樟木乡 | 隶属:兴国县 |
区划代码:360732201 | 代码前6位:360732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赣B |
长途区号:0797 | 邮政编码:341000 |
辖区面积:约75.5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3万人 |
人口密度:约202人/平方公里 | |
行政驻地:樟木圩 | |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樟木村 | ~200 | 乡中心区 | 樟木村位于樟木乡中心地带,樟木乡政府及圩镇所在地,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904人,辖11个村民小组(高见、中园、新园、老屋、河背、廖坑、樟木、胜利…[详细] |
塘埠村 | ~201 | 村庄 | 塘埠村位于樟木乡的东部,距离乡政府1.5公里,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829人,辖10个村民小组(小密、新塘、店背、塘埠、油寨脑、井湖、龙井、新湾、…[详细] |
牛岭村 | ~202 | 村庄 | 牛岭村位于樟木乡的东南部,距离乡政府5.5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806人,辖14个村民小组(廖屋、金线、黄坳背、民福、牛岭、社下、朱岭、…[详细] |
螺形村 | ~203 | 村庄 | 螺形村位于樟木乡的南部,距离乡政府2公里,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542人,辖9个村民小组(杨屋、黄塘寺、窑下、庙下、石龙、螺形、联兴、廖坑、东坑)…[详细] |
源坑村 | ~204 | 村庄 | 源坑村位于樟木乡的西北部,距离乡政府1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928人,辖15个村民小组(社山、湾龙、赖屋、上湾、下湾、坑口、南机、占坑、下…[详细] |
新城村 | ~205 | 村庄 | 新城村位于樟木乡的西南部,距离乡政府11公里、县城29公里,是我乡离县城最近的一个村,面积20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2432人,辖26个村民小组(罗屋、…[详细] |
肖南村 | ~206 | 村庄 | 肖南村位于樟木乡的南部,距离乡政府3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238人,辖11个村民小组(坑头、寨脑、田尾、岭下、龙碓、新屋、抄箕、坳背、沉…[详细] |
地名由来:
原址在河东岸樟木山,因交通不便,于1964年迁现址。因处一神庙后背,原名庙背,建圩后沿用原圩名。
基本介绍:
樟木乡位于兴国县城东部,距县城38公里,319国道、323省道穿境而过,与3县5乡相接,国土面积76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新城村、源坑村、樟木村、螺形村、肖南村、塘埠村、牛岭村),9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968户,总人口15278人,耕地面积7088亩,林地面积87547亩。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小乡镇。 清乾隆十五年,樟木乡称幕山圩,是当时全县11个圩市之一。民国时称公正乡,又称樟木山圩,建国后该称现名至今。 樟木乡境内交通、通讯便利;国家二级公路319国道贯通辖内新城村;省级323省道(樟青公路)穿境而过;辖区内村村通水泥公路。樟木乡境内资源较为丰富,储有的石英砂、白云石、方解石、莹石、煤、
历史沿革:
清乾隆十五年(1785),樟木乡称幕山圩,是当时全县11个圩市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称公正乡,又称樟木山圩。
1949年属东村区新成、螺形、樟木等乡。
1957年为东村区的螺形乡。
1958年属东村人民公社。
1961年析出为樟木人民公社。
1968年将樟木人民公社划归东村人民公社管辖。
1972年析出为樟木人民公社。
1984年撤社建樟木乡。
谢肇
谢肇(838-899),字景初,娴武技,多谋略。江西兴国樟木乡人,出身武勇之家,自幼练武,娴武技,多谋略。官至安抚江岭(安南)都护。曾奉诏率军平定闽、粤容营隶卒之乱。官授一等检校,户部尚书,金紫光禄大
谢立全
谢立全(1917—1973)又名陈明光,江西省兴国县樟木乡源坑村人。民国18年(1929)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为中共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战士、分队长、政治指
钟炳昌
钟炳昌,1915年生于江西兴国县樟木乡,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后方医院看护班长、干事、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
邹沨
邹沨,衣锦乡人,字凤叔,宋朝奉御。少慷慨有大志,以豪侠鸣。与文天祥一起,召募义兵勤王,补武资至将军。曾在衣锦乡大坑山建营扎寨,累石为墙,设关门三层抗击元兵。复兴国、永丰二县,进兵部侍郎兼江东、西入置副
谢世安
谢世安,衣锦乡(今樟木乡樟木村)人。明初,皇宫左监臣。洪武间奉太祖命,在南京督建孝陵。永乐间,又奉成祖命,在北京昌平县东天奉山修建长陵。朱棣迁都北京,又命其修建北京宫殿和朝房。曾八次往川西采运木材,因
李鼎三
李鼎三,衣锦乡佃农。清康熙、雍正年间衣锦佃农。清初,兴国地广人稀,闽、粤流徒来县佃耕者甚多。李鼎三从自己的佃耕生活中察识到:不论年成丰歉,佃农均得照额交租,地主还随时要挟佃户退耕,借故提高田租,加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