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黄沙岭乡 | 隶属:广信区 |
区划代码:361121210 | 代码前6位:361121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赣E |
长途区号:0793 | 邮政编码:334000 |
辖区面积:约57.5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8万人 |
人口密度:约487人/平方公里 | |
行政驻地:旗杆底 | |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黄沙村 | ~200 | 乡中心区 | 因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而得名。据考究,因地处丘陵地带,土质疏松似颗粒且呈黄色,故得名黄沙。1949年为黄沙乡第六保。1950年称黄…[详细] |
蔡家村 | ~201 | 乡中心区 | 以该地明朝中期弋阳县蔡姓始居命名。1949年前分属黄沙乡第三、五保。1950年属应家区蔡家乡。1958年成立上游(次年改上泸)公社蔡家大队。1961年…[详细] |
大屋村 | ~202 | 村庄 | 1949年前为黄沙乡第九保。1950年称麻墩乡大屋村。1956年属黄沙乡,1958年属上游(次年改上泸)公社麻墩大队。1961年属黄沙公社,称大屋大队…[详细] |
麻墩村 | ~203 | 村庄 | 因清道光年间源溪郑姓始居于种植苎麻的土墩上而得名。1949年前为黄沙乡第八保。1950年属应家区麻墩乡。1956年属黄沙乡,1958年成立麻墩大队,属…[详细] |
湖山村 | ~204 | 村庄 | 以境内自然实体湖山命名。1949年前为黄沙乡第一保。1950年为杨家乡湖山村。1956年属蔡家乡。1958年成立杨家大队,属上游(次年改上泸)公社。1…[详细] |
源溪村 | ~206 | 村庄 | 明末福建郑姓建村,因地处源溪垄里端而得名。1949年前为黄沙乡第十保。1950年属应家区黄沙乡。1952年属源溪乡。1956年属黄沙乡。1958年成立…[详细] |
中洲村 | ~207 | 村庄 | 因地处河道之中的沙洲地上,故名中洲。1949年前为黄沙乡第十二保。1950年属赤墈乡。1956年属苎圳乡。1958年属上游(次年改上泸)公社赤墈大队。…[详细] |
地名由来:
因境内土壤是山地黄壤,成根系状分布的水网在境内汇集后流入西南边的泸溪,常年冲刷着黄壤,沙呈黄色,故名“黄沙”。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笔下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写的就是当年黄沙古道边的景象。明嘉靖年间(1522—1566),开始形成片村,以黄沙岭得名。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年仅二十一…… 辛弃疾详细信息++
荣誉排行:
2023年1月,江西省爱卫会命名黄沙岭乡为2022年度江西省卫生乡镇。
2022年12月,黄沙岭乡被授予第十五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上饶县辖乡。1949年为黄沙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更名黄沙岭乡。位于县境西南部、泸溪东岸,距县城23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2.1万。乡政府驻旗杆底。里(洲)上(泸)公路横贯中部。辖黄沙、中洲、大屋、管山、麻墩、赤翪、源溪、蔡家、北岸、杨家、湖山11个村委会。泸溪流经西南边缘。农业主产水稻、红薯,盛产薯粉、茶叶。有无烟煤、石灰石等资源和煤矿、茶厂、石灰厂等乡镇企业。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前属第五区,建国初为应家区黄沙乡;1956年属四十八区;1958年属上游(次年改上泸)公社;1961年成立黄沙公社;1968年并入上泸公社;1978年析出恢复黄沙公社;1984年更名黄沙岭乡,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