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钦工镇 | 隶属:淮安区 |
区划代码:320803114 | 代码前6位:320803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苏H |
长途区号:0517 | 邮政编码:223001 |
辖区面积:约110.9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7248万人 |
人口密度:653444人/平方公里 | |
行政驻地:云集路188号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1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钦工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传说早在公元前,此地濒海,是东海滩的险工要地,朝廷曾派一钦差大臣就住在现在的钦工老十字街这个地方,负责督工防险,并在此兴建起一个集镇,由此称为钦工。…[详细] |
马堡村 | ~200 | 村庄 | 马堡村与后程村合称,取其一马堡村而得名。解放初期为马堡乡(小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改为马北大队、马南大队。1983年改钦工公社为钦工乡时,称…[详细] |
东支村 | ~201 | 村庄 | 因在本镇西边有一西支村,而此村又在本镇东边因此而得名。传说在清朝初期,有一支姓叔侄从外地迁入本地,叔叔住现在东支村(原支夏村),侄子住现在镇西村(原西…[详细] |
士銮村 | ~202 | 村庄 | 士銮村的由来:因解放战争时期的烈士殷士銮出生在本村,建国后为纪念烈士,遂改名为士銮村。解放初期为郝渠乡士銮小乡,1958年公社化时,士銮小乡分为前谷大…[详细] |
紫徐村 | ~203 | 村庄 | 紫徐村是原紫马周村、小徐村的合称。紫马的来历:传说紫马村的最早居民在一个早晨看到有一匹紫色的马在晨曦下飞奔,村民引以为奇,又因村民多姓周,遂将庄子命名…[详细] |
横沟村 | ~204 | 村庄 | 因村内横沟寺而得名。解放初期和人民公社时称为横沟大队,1983年钦工公社改为钦工乡时称为横沟村,经1983年上级批准设立横沟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贾庄村 | ~205 | 村庄 | 因贾庄自然村而得名。解放初期直到1958年人民公社时都称为贾庄大队,1983年改钦工公社为钦工乡时称为贾庄村,经1983年上级批准设立贾庄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韩赵村 | ~207 | 村庄 | 韩庄村与大赵村合称,因附近居民多姓韩、赵而得名。解放初期和人民公社时都称为韩庄大队,大赵大队。1983年改钦工公社为钦工乡时,称为韩庄村、大赵村。20…[详细] |
镇西村 | ~208 | 镇中心区 | 因村庄在集镇西部而得名。解放初期为西支大队,1958年成立钦工公社时,划分为两个村,西支村和西孙村。2001年联村并组时又将西支村和西孙村合并成镇西村…[详细] |
五里村 | ~209 | 村庄 | 五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李码村 | ~212 | 村庄 | 因民间传说明朝期间有李氏三兄弟在废黄河边落户,并在河北建有码头而得名。1950年为郝渠区李码小乡,1958年改为钦工人民公社李码大队,1960年改为宋…[详细] |
高陈村 | ~213 | 村庄 | 原刘村的陈刘两姓而得名,原高巷村以前高姓沿大路两旁居住,故名。建国前属于十二区宋集乡,1958年为钦工公社,陈庄大队,高巷大队,1960年划为钦工改为…[详细] |
宋集村 | ~214 | 镇中心区 | 以宋姓大户在街上经商形成集市而得名。建国前属十二区宋集乡,建国初属宋集乡,1958年为金工公社宋集大队,1960年划分钦工社属宋集公社,宋集大队,19…[详细] |
谷尹村 | ~215 | 城乡结合区 | 谷尹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详细] |
冯王村 | ~216 | 城乡结合区 | 因村庄形成聚落初期的村民主要以冯、王两姓为主而得名。冯王解放前隶属于十二区,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联合大队,1983年上级批准设立冯王村村民委会,沿用…[详细] |
条沿村 | ~217 | 村庄 | 条沿村是条河和沿六的合称。因沿六河从村庄中心横穿而得名。1950年隶属于郝渠区,1958年改为钦工人民公社条河大队,1960年改为宋集人民公社条河大队…[详细] |
甘姜村 | ~218 | 村庄 | 以甘姓、姜姓而得名。建国前属于十二区,1958年属于宋集公社时称甘姜大队,1983年改为甘姜村并经上级批准设立甘姜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青莲岗村 | ~219 | 村庄 | 以青莲岗文化遗址而得名。建国初属于青莲岗,1958年成为青莲岗大队,1983年上级批准设立青莲岗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三里墩村 | ~220 | 村庄 | 因干渠南面有一个小土墩子,村子范围大概三里而得名。解放初期,叫三里墩,公社时期改为三里墩大队,1983年上级批准设立三里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大董庄村 | ~221 | 村庄 | 以董姓取名。解放初期,叫大董村,公社化时期,分为大董大队,董庄大队,公社化结束调整为大董村,董尹村,2001年并村联组又将其合并为大董庄村并经上级批准…[详细] |
后营村 | ~222 | 村庄 | 以后营庄而取名。解放初期,叫后营庄,公社时期改为后营大队,1983年上级批准设立后营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园艺场村 | ~223 | 村庄 | 园艺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传说早在公元前,此地濒海,是东海滩的险工要地,朝廷曾派一钦差大臣就住在现在的钦工老十字街这个地方,负责督工防险,并在此兴建起一个集镇,由此称为钦工镇。
荣誉排行:
2020年1月,江苏省爱卫会命名钦工镇为2019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
2018年3月,江苏省环保厅公布钦工镇为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钦工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4年7月,钦工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钦工位于周总理故乡 - -淮安楚州北侧,因清朝康熙年间钦差大臣在此督工治水而得名,是有数百年历史的古镇。在中国近代史上,钦工是苏北地区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方,1928年2月,以钦工镇横沟寺为中心的淮安北乡农民武装-是中国0第一次以斗争的姿态呈现在苏北大地上,向-反动打响的第一枪。
钦工地理位置优越,南距楚州城约20公里,北距涟水城15公里,同三国道、京沪、宁连、徐宿淮盐高速,新长铁路、京杭大动河和苏北灌溉总渠依傍而过,235省道纵穿全镇。气候十分宜人,四季分明,既无北方的风沙和干燥,又无江南的炎热和潮湿。
钦工是楚州区渠北片最大的集镇。全镇总面积60平方公里,集镇人口90
历史沿革:
解放初期为郝渠区,1958年改为钦工公社,1968年改为红卫公社,1970年又重新改为钦工公社,1983年改为钦工乡,1988年改为钦工镇。
(1960年划出20个村陈列宋集公社,1981年成立南马厂公社时划出中民村,桂码村,范庄村。
)2018年在区划调整中,与宋集乡合并形成现在的钦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