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河溶镇 | 隶属:当阳市 |
区划代码:420582102 | 代码前6位:42058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鄂E |
长途区号:0717 | 邮政编码:443000 |
辖区面积:约221.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5.33万人 |
人口密度:24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0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过街楼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过街楼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于2001年5月,属河溶镇管辖至今。…[详细] |
三星寺村 | ~200 | 村庄 | 2021年1月经当阳市人民政府批复,由当阳市三星畜牧良种场和当阳市水稻良种场合并为河溶镇三星寺村,由河溶镇人民政府管辖至今。…[详细] |
星火村 | ~201 | 村庄 | 清朝属榴花总。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榴花总。民国三十四年(1945)属第三区官垱乡第七保。1951年9月属孙双区孙场乡。1956年为孙场乡红光高级…[详细] |
赵湖村 | ~202 | 村庄 | 1949年10月属河溶区孙场乡。1951年9月属孙双区芦河乡。1977年修建赵湖水库后从新火大队划出一个生产队,从新生大队划出三个生产队组建赵湖农场,…[详细] |
观基寺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因村内原有观基寺古寺,故以古寺名命名为观基寺村村民委员会。明代属榴花总。清代属榴花总。民国三十四年(1945)属第三区榴花乡第七保,1949年10月新…[详细] |
前英村 | ~204 | 村庄 | 人民公社化时取以前辈英雄为榜样之意,命名为前英大队。村沿用旧名命名为前英村村民委员会。明朝时属榴花总。清朝时属榴花总。民国三十四年(1945)属榴花乡…[详细] |
前进村 | ~205 | 村庄 | 人民公社化时,根据奋勇前进的寓意,命名为前进大队。村沿用旧队名命名为前进村村民委员会。1951年9月属孙场区陈场乡。1956年12月农业合作化时为陈场…[详细] |
前合村 | ~206 | 村庄 | 农业合作化时以前景美好、合作兴社的愿望取名前合高级农业合作社。村沿用旧社名命名为前合村村民委员会。清朝时属河溶总。民国时期属文化乡。1951年9月属官…[详细] |
前华村 | ~207 | 村庄 | 人民公社化时,取中华人民奋进之意,命名为前华大队,村沿用旧名命名为前华村村民委员会。清代属河溶总。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文化乡。民国三十五年(19…[详细] |
郭家场村 | ~208 | 村庄 | 清末属周二总。民国三十四年(1945)属第三区周二乡。1949年10月属河溶区三星乡。1951年9月属孙双区陈场乡。1956年12月农业合作化时为陈场…[详细] |
前程村 | ~209 | 村庄 | 农业合作化时,根据前程似锦的美好愿景,命名为前程高级农业合作社。村名沿用旧名,命名为前程村村民委员会。明朝时属榴花总。清末属榴花总。民国三十四年(19…[详细] |
民新村 | ~210 | 村庄 | 农业合作化时,取人民过上新生活之意,命名民新高级农业合作社。后沿用旧名命名为民新村村民委员会。清朝时属河溶总。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文化乡。民国三…[详细] |
建国村 | ~211 | 镇中心区 | 农业合作化时,取勤俭建国之意,命名为建国高级农业合作社,村沿用此名命名为建国村村民委员会。1956年12月农业合作化时为河溶乡建国高级农业合作社。19…[详细] |
民合村 | ~212 | 村庄 | 取村民团结合作之意命名为民合村村民委员会。清朝乾隆五十九年(1794)属河溶总。民国三十四年(1945)属第三区河溶镇第一保。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详细] |
民耀村 | ~213 | 村庄 | 农业合作化时,喻意人民无比荣耀,取名民耀高级农业合作社。建村时沿用此名,命名为民耀村村民委员会。清朝时属河溶总。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文化乡。民国…[详细] |
红联村 | ~214 | 村庄 | 人民公社化时,根据红红火火搞建设,联合一心夺高产的喻意,命名为红联大队。村名沿用旧队名。明洪武元年(1368)属周二总。清顺治元年(1644)属周二总…[详细] |
红胜村 | ~215 | 村庄 | 人民公社化时,取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取得胜利之意,命名为红胜大队,村沿用旧队名命名为红胜村村民委员会。1951年9月属丁场乡。1956年12月农业合作…[详细] |
红日村 | ~216 | 镇乡结合区 | 人民公社化时,根据红红火火的日子的美好寓意,命名为红日大队。村名沿用旧队名命名为红日村村民委员会。1956年12月农业合作化时为官垱乡星火高级农业合作…[详细] |
红明村 | ~217 | 村庄 | 人民公社化时,以生活红火、前途光明的美好寓意命名为红明大队,村名沿用旧队名。清朝初期属官垱总。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官垱乡。1951年9月为官垱乡…[详细] |
丁场村 | ~218 | 村庄 | 1956年12月农业合作社时为丁场乡先锋、和平、青山农业合作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时,为河溶人民公社官垱管理区红军大队。1981年5月改红军大…[详细] |
官当村 | ~219 | 镇乡结合区 | 明朝初期属官垱总。清朝初期属官垱总。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第三区官垱乡第四保。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官垱区官文乡。1951年9月属官垱乡。1956…[详细] |
地名由来:
东晋前,河溶是枝江北部边境小镇,名乌扶邑。东晋隆安年间划归当阳县。因沮、漳二水至此合流,故名合溶,后改称河溶。另据传说,河溶地名的来历与刘备有关。东汉末,刘备做了东吴的女婿,借住荆州,一心想修座城池做长久安居之地。为图水陆交通便利,便选中沮、漳两河流汇合之地。诸葛亮细观天象地势,劝刘备道:“此地河流似巨龙翻滚,在此筑城何用。”刘备听其忠告放弃筑城之意。后人们借诸葛亮筑城“何用”二字谐音,将此处称为河溶。
荣誉排行:
2023年2月,河溶镇被命名为2023年度湖北省生态乡镇。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河溶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河溶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河溶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河溶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地理位置:河溶镇位于当阳市东部,地处三峡地区所在地宜昌市东大门,位于东径111°56′,北纬30°36′。东临荆门市,倚207国道;南与江陵县、草埠湖镇接壤,接汉宜公路;西与两河镇隔河相望,背三峡机场;北与育溪镇毗连,通焦柳铁路,距当阳城区27公里。历史上商贸繁荣,素有“小汉口”之称。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漳东重要的物资、信息、资金的集散地,是宜昌市的粮油大镇、水产强镇。
人口面积:全镇国土面积 251.2 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 10.3万亩,林地面积4万亩,水面面积3.8万亩。辖19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居委会,44个镇直单位,5个市直驻溶单位,总户数16763户,总人口54912人。
资
文化旅游:
东周遗址。位于湖北省当阳市河溶镇前进村东200米,属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段,文化遗存集中分布在山岗和台地上。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1.5米。是一处楚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重要遗址
七星包墓群位于当阳市河溶镇红联村七组,2011年入选宜昌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河溶是当阳的古老集镇。
东晋前名乌抉邑。
明末清初有巡检司驻此,后改设县佐。
民国元年(1912)设团防局。
1927年置联保处。
1945年设置河溶镇公所。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设立河溶区。
1951年撤销河溶区,设立河溶镇。
1956年4月合作化时为河溶指导组。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为河溶人民公社。
1961年4月为河溶区。
1975年1月撤区并社时为河溶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社并区时为河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