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芒山镇 | 隶属:永城市 |
区划代码:411481102 | 代码前6位:41148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N |
长途区号:0370 | 邮政编码:476000 |
辖区面积:约7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3万人 |
人口密度:约74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6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雨亭村 | ~201 | 镇中心区 | 鲁雨亭烈士系永城抗日英雄,为纪念他将他的出生地所在村命名为雨亭村。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山城镇。1950年属…[详细] |
彭厂村 | ~202 | 村庄 | 彭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彭厂。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同义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彭厂乡。1956年属永城…[详细] |
郑楼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郑氏聚居形成的村落。明代属保安乡二图。清代属保安乡三里。1912年先后属八区、薛湖区。1950年属薛湖区郭关庙乡。1956年属薛湖乡陈寨高级社(驻洪楼…[详细] |
姜楼村 | ~204 | 村庄 | 姜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姜楼。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马山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马山乡。1956年属永城…[详细] |
种庄村 | ~205 | 村庄 | 种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种庄。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属九区、山城区保安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丁楼乡。1956年属永城县丁…[详细] |
陶山村 | ~206 | 村庄 | 陶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陶山。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三民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磨山乡。1956年属永城县雨亭乡窑山高级社。1958年属芒山…[详细] |
后窑村 | ~207 | 村庄 | 位于窑山集后,故名后窑,又名后尧。明朝属砀山乡二图。清朝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雨亭区温礼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磨山乡。1956年属…[详细] |
张庄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张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张庄。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保安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朱厂乡。1956年属永城…[详细] |
赵楼村 | ~209 | 村庄 | 赵氏聚居形成的村落。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三民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磨山乡。1956年属永城县雨亭乡窑…[详细] |
僖山村 | ~210 | 镇乡结合区 | 西周宋国第八代国王宋僖公卒后葬于僖山,置几十人守墓,此后逐渐形成村落,名为僖山村。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僖山…[详细] |
刘庄村 | ~211 | 村庄 | 刘氏聚居形成的村落。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民国年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同义乡。1950年属砀山县新兴区刘庄乡。1956年属夏邑县火店乡火店…[详细] |
周桥村 | ~212 | 村庄 | 周氏聚居形成的村落。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民国年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三民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磨山乡。1956年属永城县雨亭乡窑山…[详细] |
山城村 | ~213 | 镇中心区 | 附近有很多山,又位于集中地带,常有村民来,后形成集会,时间久了,人们都叫它为山老集。1980年,随着时间和经济发展,集会快速成为了城镇,后改名为山城村…[详细] |
柿元村 | ~214 | 镇乡结合区 | 相传保安园林比较多山遍野都是柿子树,年年结满柿子,把山前的村子叫做柿元村。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保安乡。19…[详细] |
松元村 | ~215 | 村庄 | 因有一片松树林而得名姜松园,后简化为松元。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保安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丁楼乡。19…[详细] |
马山村 | ~216 | 村庄 | 马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马山。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马山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马山乡。1956年属永城…[详细] |
前尧村 | ~217 | 镇乡结合区 | 因聚居位于窑山集前面,取名前窑,被村民简称为前尧。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雨亭区温礼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磨山…[详细] |
丁楼村 | ~218 | 村庄 | 丁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丁楼。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保安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丁楼乡。1956年属永城…[详细] |
关庄村 | ~219 | 村庄 | 清代康熙年间,吕楼吕氏有一大官,在此建新庄,人们称为吕官庄,简称官庄。1961年由瓦房大队分划建立。因大队驻地在官庄,故取名官庄大队。1980年以前是…[详细] |
周庄村 | ~220 | 村庄 | 周氏聚居形成的村落。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集贤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李口乡。1956年属永城县雨亭中心…[详细] |
朱厂村 | ~221 | 村庄 | 朱氏聚居形成的村落。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保安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朱厂乡。1956年属永城县丁楼乡丁…[详细] |
大庄村 | ~222 | 村庄 | 从郑楼分出形成的村落且聚落较大,取名大庄。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雨亭区温礼乡李黑楼保。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李黑…[详细] |
刘厂村 | ~223 | 村庄 | 刘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刘厂。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僖山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僖山乡。1956年属永城…[详细] |
陈楼村 | ~224 | 村庄 | 陈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陈楼。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集贤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李口乡。1956年属永城…[详细] |
夏庄村 | ~225 | 镇中心区 | 夏氏聚居形成的村落,取名夏庄。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温礼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雨亭乡。1956年属永城…[详细] |
磨山村 | ~226 | 镇乡结合区 | 清康熙年间,因本山盛产蘑菇,故名磨山村。明代属砀山乡二图。清代属砀山乡二里。1912年先后属九区、山城区三民乡。1950年属砀山县雨亭区磨山乡。195…[详细] |
地名由来:
古称芒砀山,芒为水草,砀为文石,因出文石得名芒砀山,后因行政区划分为芒山、砀山。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芒山镇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乡镇。
2023年1月,2022年商丘市健康乡镇名单出炉,芒山镇入选。
2020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芒山镇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芒山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芒山镇位列第993名。
2017年8月,芒山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5年8月,河南省政府选择芒山镇河南省第一批重点示范镇。
2014年7月,芒山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7年4月,芒山镇入选第二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基本介绍:
芒山镇位于永城市北32公里处,镇总面积71平方公里,山地占1/5,辖26个行政村 ,206个村民组,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万人,5.02万亩耕地。系“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镇”、“中州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芒山镇历史悠久,秦置砀郡,汉置砀县,唐称凤凰城,清为保安镇,1949年设雨亭区隶属安徽砀山县,1952年划归河南永城,1953年更名芒山区。1986年撤乡设芒山镇。 自古以来即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文人墨客接踵驻足之处,自春秋末年以来,留下了众多千古胜迹和文化遗产,以汉梁孝王夫妇“穿山阴宫”为主体工程的十三座大型汉墓分布在14平方公里的群山之内,以规模之宏伟,年代
文化旅游:
鲁雨亭纪念馆位于永城市芒山镇芒砀山主峰南麓。 鲁雨亭纪念馆于1996年筹建,占地约2000平方米,纪念馆坐北朝南,院中立有鲁雨亭烈士半身汉白玉雕像。其左后侧立有一尊高大石碑,正面镌刻着中共永
鲁雨亭故居位于永城市芒山镇雨亭村凤城路北。鲁雨亭(1899-1940),永城市芒山镇山城集人。其父鲁紫铭为当地开明绅士。1937年11月,鲁雨亭任国民党永城县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鲁雨亭变卖家
僖山画像石墓位于永城市芒山镇僖山村。年代为汉。 2016年1月22日僖山画像石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商周时,芒砀山有砀邑。
秦时砀郡、砀县均治于此。
汉为砀县。
南北朝时为安阳县治。
唐代称保安镇。
清初称清驽镇,后改为山城集。
1949年设为雨亭区,属安徽砀山县。
1952年划归河南永城县,更名芒山区。
1958年建芒山公社。
1984年改芒山乡。
1986年撤乡设芒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