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濮阳县 > 胡状镇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胡状镇

[移动版]
地名:胡状镇隶属濮阳县
区划代码:410928110代码前6位:410928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J
长途区号:0393 邮政编码:457000
辖区面积:约70.6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9万人
人口密度:约69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55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中胡状村~201镇中心区
此地原为胡柳坡。北宋时,当地出状元李迪,后人遂俗称胡柳坡状元,后简称胡状。1980年居民分居四村,因此处位于胡状中部,故得中胡状村。1949年,为濮阳…[详细]
前胡状村~202镇乡结合区
北此地原为胡柳坡。宋代,当地出状元李迪,后人遂俗称胡柳坡状元,后简称胡状。1980年居民分居四村,因此处位于胡状南部,故得今名。1949年,为濮阳县六…[详细]
杨胡状村~203镇乡结合区
此地原为胡柳坡。北宋时,当地出状元李迪,后人遂俗称胡柳坡状元,后简称胡状。1980年居民分居四村,因杨姓多,故得名杨胡状村。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杨…[详细]
后胡状村~204镇乡结合区
北此地原为胡柳坡。宋代,当地出状元李迪,后人遂俗称胡柳坡状元,后简称胡状。1980年居民分居四村,因此处位于胡状北部,故得后胡状村。1949年,为濮阳…[详细]
宫寨村~205镇乡结合区
据宫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宫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筑寨建村,名宫寨。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宫寨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宫寨村。195…[详细]
五河村~206镇乡结合区
明后期,李氏有一朝廷官员举家被抄,村民外逃。后有李氏五人返原址建村,取名五家合,后演为五河。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五河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详细]
柳寨村~207村庄
柳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冯寨村~208村庄
据冯氏家谱记载,清康熙年间,冯氏自山西洪洞迁到此处,筑寨建村,名为冯家寨,后简称冯寨。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冯寨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详细]
中国集村~209村庄
中国集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石槽村~210村庄
明永乐年间,石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人财两旺,骡马成群,喂马石槽很多,故名石槽。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石槽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石槽…[详细]
薛店村~211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年间,薛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开店谋生,名为薛家店,简称薛店。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薛店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薛店村。1958…[详细]
牛大张村~212村庄
明永乐年间,牛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杨大张西,故取名牛大张。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牛大张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牛大张村。1958年成立人民…[详细]
杨大张村~213村庄
明永乐年间,杨、张二姓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名杨大张。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杨大张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杨大张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详细]
张大张村~214村庄
张氏原居杨大张,后因和杨姓不和,迁此建村,取名张庄。明末改为中大张。1958年又改称张大张。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张大张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详细]
东大张村~215村庄
据张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先祖自山西洪洞迁居杨大张村东。故名东大张。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东大张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东大张村。1…[详细]
前柏桃村~216村庄
战国时,燕国羊角哀与左柏桃二人结伴求仕,路经此处遇雪阻行,盘费用尽。“左”执意推“羊”携余费而行,后“左”冻饿而死。“羊”于楚国得仕即返“左”葬之处,…[详细]
后柏桃村~217村庄
战国时,燕国羊角哀与左柏桃二人结伴求仕,路经此处遇雪阻行,盘费用尽。“左”执意推“羊”携余费而行,后“左”冻饿而死。“羊”于楚国得仕即返“左”葬之处,…[详细]
汤庄村~218村庄
明洪武年间,汤氏自睢州(今商丘市睢县)迁此定居成村,故名汤庄。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汤庄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汤庄村。1958年成立…[详细]
贾庄村~219村庄
贾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姚庄村~220村庄
姚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赵楼村~221村庄
张赵楼由张庄、赵家庄和小楼三个自然村组成,故得名张赵楼。1949年,为濮阳县九区张赵楼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王称堌乡张赵楼村。1958年成立…[详细]
白仓村~222村庄
据裴氏家谱记载:清乾隆年间,裴氏自濮阳城北西白仓迁此定居,取名小白仓。1971年改为新白仓。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新白仓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详细]
程庄村~223村庄
程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炉里村~224村庄
炉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盆刘村~225村庄
据刘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刘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因以卖盆为生,故取名盆刘。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盆刘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盆刘村…[详细]
晁岗村~226村庄
郭氏从鲁河乡寨上村迁居此地,因周围地势高,叫郭岗。后郭氏绝,晁氏从清河头乡晁五星迁来,改名为晁岗。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晁岗村。1956年撤区并乡,…[详细]
郭楼村~227村庄
据郭氏家谱记载:元代之前村名焦家寨。明成化年间,郭绅从胡状迁居此地。郭绅之子郭洽家中富裕,盖楼一座,改村名为郭家楼,后简称郭楼。1949年,为濮阳县六…[详细]
孟庄村~228村庄
据孟氏家谱记载,明崇祯年间,孟氏自后柏桃村迁居此地,取名孟庄。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孟庄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孟庄村。1958年成立…[详细]
东牛庄村~229村庄
据牛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牛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取名牛家庄。民国初,因建有西牛庄,改称东牛庄。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东牛庄村。1956年撤区并乡…[详细]
后刘寨村~230村庄
明永乐年间,柳氏自山西洪洞迁此居住,建立前后柳寨,居北,故称后柳寨。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后柳寨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后柳寨村。19…[详细]
雷庄村~231村庄
据雷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0),雷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名雷家庄,后简称雷庄。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雷庄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详细]
安村村~232村庄
据安氏家谱记载,明崇祯九年(1636),安氏从内黄县迁居此立村,故村名安村。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安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安村。19…[详细]
黄村村~233村庄
据黄氏家谱记载:明末黄河泛滥,黄氏从本县河南坡迁居此地,取名黄家村,简称黄村。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黄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黄村。1…[详细]
西牛庄村~234村庄
据高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高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因喂耕牛较多,俗称牛家庄。民国初,村东建东牛庄,本村改称西牛庄。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西牛庄村。…[详细]
中草庙村~235村庄
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0),李氏从山西洪洞迁居开州东南陈家寨,因村内庙中草长茂盛,故改名草庙村。后分别建东、西草庙村,原村改称中草庙村。…[详细]
东草庙村~236村庄
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0),李氏从山西洪洞迁居开州东南陈家寨,因村内庙中草长茂盛,故改名草庙村,后分别建东、西草庙村。居东,故得名。19…[详细]
安寨村~237村庄
安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张寨村~238镇乡结合区
张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尚寨村~239村庄
明永乐年间,尚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取名尚家寨,简称尚寨。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尚寨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尚寨村。1958年成立人民…[详细]
插花庙村~240村庄
唐贞观年间,此地有一插花庙,后人在此庙旁建村,故名插花庙村。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插花庙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插花庙村。1958年成…[详细]
宋寨村~241村庄
据宋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宋氏自山西洪洞迁据此地,取名宋家寨,后简称宋寨。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宋寨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宋寨村。…[详细]
贯寨村~242村庄
贯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刘岗上村~243村庄
岗上,古称历山,相传为舜帝躬耕之处。明永乐年间,刘、崔二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取名崔岗上。后崔氏绝刘氏兴,改称刘岗上。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刘岗上村…[详细]
王岗上村~244村庄
岗上,古称历山,相传为舜帝躬耕之处。据王氏家谱记载,清康熙年间,王氏迁居此地,故称王岗上。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王岗上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详细]
杨岗上村~245村庄
岗上,古称历山,相传为舜帝躬耕之处。据杨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杨氏自山西洪洞迁此岗上建村,取名杨家岗上,简称杨岗上。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杨岗上村…[详细]
后岗上村~246村庄
岗上,古称历山,相传为舜帝躬耕之处。据明永乐年间,张氏自山西洪洞迁居岗上北侧,故名后岗上。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后岗上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详细]
史马羡村~247村庄
明永乐年间,史氏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后因邻近胡马羡,改为史马羡。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史马羡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史马羡村。1958…[详细]
张马羡村~248村庄
明永乐年间,张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取名张家庄。清康熙年间,因张家庄属胡马羡管辖,改称张马羡。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张马羡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详细]
谷马羡村~249村庄
原名谷庄。清康熙年间,谷庄属胡马羡管辖,故改名谷家马羡,简称今名。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谷马羡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谷马羡村。195…[详细]
胡马羡村~250村庄
据胡氏家谱记载:“清康熙年间,吾氏自杨岗村西迁4里落户。后因出一名武贡生,骑骏马返家,村民羡慕,故取名胡马羡”。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胡马羡村。19…[详细]
董楼村~251村庄
清顺治年间,董氏自本县迁居此地,仍袭原名。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董楼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董楼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为濮阳县胡…[详细]
留城村~252村庄
因地处柳清河水陆码头,故筑防水城。由于往来人多,商业繁荣,故以留客之意,取名留城集。明隆庆年间,史军村出一官员后,集市移到史军村,改名留城。1949年…[详细]
李家寨村~253村庄
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李氏从山西洪洞迁居此地,筑寨建村,故得名。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李家寨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李家寨村。1…[详细]
李家海村~254村庄
明永乐年间,李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因地势较洼,环村积水,故名李家海。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李家海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胡状乡李家海村。1…[详细]
老王庄村~255村庄
据王: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王氏自山西繁峙县迁居此地,取名王家庄。六世祖王崇庆于明嘉靖年间授尚书后,移居开州城,故将其老家改称为老王庄。1…[详细]

地名由来:

传:此地原为胡柳坡,宋代出状元李迪,后人称胡柳坡状元,简称胡状。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胡状镇入选2022年河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19年12月,胡状镇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基本介绍:

胡状镇位于濮阳县城东南20公里处,辖55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48223人,耕地76344亩,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排灌便利,是高效农业的良好开发基地。2003年该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亿元,完成乡镇企业产值3.86亿元,入库税金115万元,财政收入43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60元。

胡状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境内106国道贯穿南北,有县级公路2条,实行了村村通油路,处京九、京广铁路大动脉中间,外销渠道畅通;境内有移动通讯基站3个,全乡实现了村村通电信,通讯无盲区。

胡状乡地处-腹地,油电资源丰富,生产场地充裕,-五厂的开发和建设为胡状乡提供了丰富的油电资源,油田占

+查看详细胡状镇概况>>

程庄遗址

程庄遗址位于濮阳县胡状镇程庄村东南600米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附近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向北7公里是南宋以前的黄河故道。遗址为一丘形台地,顶部高出地面约6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开州志

历史沿革:

1944年属濮阳县六区。

1956年为濮阳县胡状乡。

1958年成立胡状公社。

1984年属濮阳市郊区,同年改设胡状乡。

1987年复属濮阳县。

2013年改置胡状镇。


以下地名与胡状镇面积相当:



胡状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