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焦家庄镇 | 隶属:永昌县 |
区划代码:620321107 | 代码前6位:62032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C |
长途区号:0935 | 邮政编码:737100 |
辖区面积:约46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1万人 |
人口密度:4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红庙墩村 | ~200 | 村庄 | 此地土墩台上曾建有红墙寺庙,清时称红庙,建村后沿用此名称。民国时期属云川镇十三保。解放初属一区七乡。土改时属二区五乡。合作化时属水磨关乡,组建四磨、红…[详细] |
北泉村 | ~201 | 村庄 | 此地以西有泉水涌出,汇集而成大山湖,人们把泉水流经地以南称南泉,泉水流经地以北称北泉。民国时属云川镇十三保。解放初属一区七乡。土改时属二区五乡。合作化…[详细] |
双磨街村 | ~202 | 村庄 | 因村南原有两盘水磨而得名。民国时期属云川镇十四保。解放初属一区八乡。土改时属二区四乡。合作化时属水磨关乡,组建双磨街、光明两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7…[详细] |
河滩村 | ~203 | 村庄 | 因地处西大河旧河床南滩而得名。民国时期属云川镇十二保。解放初属一区八乡。土改时属二区二乡。合作化时属水磨关乡,组建红旗、先锋、胜利三个初级农业合作社,…[详细] |
杏树庄村 | ~204 | 村庄 | 因村内有王氏所栽杏园而得名。民国时属二区二乡。合作化时属水磨关乡,组建红旗、先锋、胜利三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61年分为南泉公社杏树庄大队。1965年…[详细] |
梅家寺村 | ~205 | 村庄 | 梅家寺,为梅姓村民所建家庙,建村后沿用驻地名。民国时期属云川镇十二保。解放初属一区八乡。土改时属二区三乡。合作化时属水磨关乡,并组建梅家寺初级农业合作…[详细] |
南沿沟村 | ~206 | 村庄 | 因地处中坝干渠以南而得名。民国时属云川镇十一保。解放初属一区八乡。土改时属二区三乡。撤区后属水磨关乡。1955年合作化时组建永新初级农业合作社,195…[详细] |
水磨关村 | ~207 | 镇中心区 | 水磨川关,明清时期为甘肃通西大道重要关隘,因附近河上建有水磨而得名。建村后沿用关名。民国时属云川镇十一保。解放初为一区六乡驻地。土改时属二区三乡。撤区…[详细] |
焦家庄村 | ~208 | 村庄 | 曾于1952年成立焦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建村后沿用“焦家庄”之名。民国时期属云川镇十保。解放初属一区八乡。土改时属二区三乡。合作化时属焦家庄直属乡。1…[详细] |
楼庄子村 | ~209 | 村庄 | 因村内原建有二层小土楼而得名。民国时属云川镇十一保。解放初属一区八乡。土改时属一区五乡。撤区后属水磨关乡。合作化时组建楼庄子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详细] |
骊靬村 | ~210 | 村庄 | 西汉设骊靬县于此,建村后沿用“骊靬”之名。西汉设骊靬县,前后隶属张掖、武威二郡,是河西建置较早的古县之一。后经东汉、三国、魏、晋、南北诸代,至隋文帝开…[详细] |
陈家寨村 | ~211 | 村庄 | 建村后沿用古堡寨“陈家寨子”之名。民国时属云川镇十保。解放初属一区七乡。土改时属二区五乡。撤区后属水磨关乡。合作化时组建曹家洼、陈家寨两个初级农业合作…[详细] |
地名由来:
因焦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得名。
荣誉排行:
2022年4月,焦家庄镇入选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19年1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焦家庄镇为2018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17年7月,农业部认定焦家庄镇为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永昌胡萝卜)。
基本介绍:
永昌县辖乡。1954年为焦家庄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466平方公里,人口2.1万。312国道穿境。辖水磨关、焦家庄、陈家塞、楼庄子、南沿沟、梅家寺、杏树庄、河滩、双磨街、北泉、红庙墩11个村委会。境内有煤、萤石等矿藏。乡镇企业以采矿为主。农业主产小麦、薯类、胡麻。境内有古城遗址、杏树庄汉墓群等古迹。
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属云川镇;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属城关区。
1951年12月,成立焦家庄乡,属第一区。
1955年12月撤区,仍为焦家庄乡。
1958年9月,改为水磨关公社;同年11月,与新城子、河南坝公社合并为西河公社。
1961年6月,撤销西河公社,设焦家庄公社。
1983年6月政社分设,成立焦家庄乡人民政府;人民公社作为经济组织继续保留。
1985年10月,撤销人民公社。
2017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