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春荣镇 | 隶属:宁县 |
区划代码:621026113 | 代码前6位:621026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M |
长途区号:0934 | 邮政编码:745000 |
辖区面积:约227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9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欣荣社区 | ~001 | 镇乡结合区 | 城市一定区域内建筑的、具有相对独立居住环境的大片居民住宅,配有成套的生活服务设施,如商业网点、学校(幼儿园)等。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贯彻落实省民政厅《…[详细] |
古城村 | ~200 | 村庄 | 在1949年以前,因村里存有一座古城堡故而得名古城。中华民国时期,属城关镇第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五区(城关)第一乡(上官庄);1958…[详细] |
雷畔村 | ~201 | 村庄 | 在1949年以前,因该村以雷姓居住在沟畔而得名为雷畔村。中华民国时期,属春荣镇第九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六区第四乡(春荣);1958年成立…[详细] |
李台村 | ~202 | 村庄 | 因李姓人家长期居住在台地上,原名为“李家台村”,后慢慢衍化为“李台村”。中华民国时期,属春荣镇第四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六区第六乡(陡沟)…[详细] |
路户村 | ~203 | 镇中心区 | 据当地曾有老虎出没,便取名路虎。后改为路户。另有一说,于居民姓氏有关。中华民国时期,分属春荣镇第二保(金曹、一字洼、郭家堡)和第三保(大庄、安头、路户…[详细] |
宁春村 | ~204 | 镇中心区 | 在1949年以前,因该村为宁县春荣乡街上村,故而得名宁春村。中华民国时期,属春荣镇第六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宁县第六区(春荣)第四乡(春荣);1…[详细] |
三曹村 | ~205 | 村庄 | 因古代设有一个驿站,有三个供驿畜饮水的石槽,故命名为三槽村,1953年,改为三曹村。中华民国时期,属春荣镇第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宁县第六区第…[详细] |
王台村 | ~206 | 村庄 | 相传清朝年间抚远大将军、恂勤郡王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皇帝第十四子)曾路过这里,在山下川台地上打坐休息,因此得名王台。中华民国时期,属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详细] |
昔沟村 | ~207 | 村庄 | 在1949年以前,因该村人口稀少,昔姓人家属大户,族人多耕地多,故而得名昔家沟。中华民国时期,属春荣镇第九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六区第四乡…[详细] |
新庄村 | ~208 | 村庄 | 新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徐家村 | ~209 | 村庄 | 徐姓大户在此聚居,故叫徐家村。中华民国时期,属春荣镇第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五区第二乡(上官庄);1958年成立徐家大队,属春荣公社;1…[详细] |
岘子村 | ~210 | 村庄 | 解放前村内大多数人居住在现今李咀组,而由村内走李咀组必经一条岘子,由此得名岘子村。中华民国时期,分属春荣镇第七保(新庄)和第八保(李家咀、侯家岘字)。…[详细] |
白公村 | ~211 | 村庄 | 白公村,因传说其地段经常出没一白虎,因此得名“白虎村”后演变为“白公”,故名。中华民国时期,属春荣镇第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三区第三乡;…[详细] |
赤堡村 | ~212 | 村庄 | 抗日战争时期,此地是红区和白区交界处故命名为尺步。后经演变为红色堡子,2005年重新命名为赤堡。中华民国时期,属春荣镇第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详细] |
高寺村 | ~213 | 村庄 | 高寺村原居民多以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徙至此另建家园,内有信奉佛教者,在村中一高台地建立寺庙供奉。往来行人以这座高台寺庙为行途中的地标,并广为流高寺村(高…[详细] |
上齐村 | ~214 | 村庄 | 在1949年以前,村内齐姓较多,故命名上齐村。中华民国时期,属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三区第一乡(高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三区第一乡;1958…[详细] |
石鼓村 | ~215 | 村庄 | 石鼓,原名燕塬,春秋战国时期,燕太子丹为质于秦住此地,死后葬于此,其坟园有一巨石,形如鼓,击之声如鼓,故而得名石鼓。中华民国时期,为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详细] |
苏城村 | ~216 | 村庄 | 清末因全村人姓苏的占多数,有一座旧城堡而得名苏家城,后演化为苏城村。中华民国时期,为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三区第二乡(苏家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宁…[详细] |
铁王村 | ~217 | 村庄 | 在1949年以前,因该村人口稀少,王姓人家属大户,族人个个铮铮铁骨,故而得名铁王。中华民国时期,属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三区第三乡(石鼓)。中华人民共和国…[详细] |
万塬村 | ~218 | 村庄 | 据老人传说,村落居民全部姓万,又处塬面,所以称为万塬村。中华民国时期,属陕甘宁边区新宁县第三区(湘乐)第三乡(石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三…[详细] |
地名由来: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春,取“欣欣向荣”之意而得名春荣。
基本介绍:
春荣乡位于宁县东部,现辖19个村委会,151个村民小组,48877口人,土地面积227平方公里。该乡是全县西瓜、肉牛、白瓜籽的重要产地,年均种植西瓜4000亩,发展养牛专业户1328户,牛存栏8595万头。 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11元。
历史沿革:
1949年前,为春荣镇。
1949年,改为春荣区。
1958年,改为春荣公社。
1983年,改为春荣乡。
2005年,石鼓乡并入。
2016年3月,春荣乡撤乡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