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汪集镇 | 隶属:东乡族自治县 |
区划代码:622926120 | 代码前6位:622926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N |
长途区号:0930 | 邮政编码:731100 |
辖区面积:约7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000人 |
人口密度:约11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咀头村 | ~200 | 镇中心区 | 咀头村,因整个村地形地貌呈现出动物嘴和头的形象,后人叫它嘴头村,后改为咀头村。故而得名咀头村。1958年隶属于汪集大公社,1965年为咀头大队,隶属于…[详细] |
高家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高家村,因高姓家族人居住,人数较多,故而得名为村。1958年隶属于汪集大公社,1965年为高家大队,隶属于汪集公社。1983年成立汪集乡人民政府,高家…[详细] |
包家村 | ~202 | 村庄 | 包家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池沟村 | ~203 | 村庄 | 池沟村,因地形地貌呈现出像水池一样的一条水沟,故而得名为池沟村。1958年隶属于汪集大公社,1965年为池沟大队,隶属于汪集公社。1983年成立汪集乡…[详细] |
马家村 | ~204 | 村庄 | 马家村,因马姓家族人居住,人口相对较多,故而得名为马家村。1958年隶属于汪集大公社,1965年为马家大队,隶属于汪集公社。1983年成立汪集乡人民政…[详细] |
盐沟村 | ~205 | 村庄 | 盐沟村,相传是一条大沟,该地出少量的盐,故而得名盐沟村。1958年隶属于汪集大公社,1965年为盐沟大队,隶属于汪集公社。1983年成立汪集乡人民政府…[详细] |
沙黑池村 | ~206 | 村庄 | 沙黑池村,相传是在旧社会居住在此地的居民在一次在旱灾以一个池子为整个村子的本钱,这个池子就是整个村子的救命稻草,故而得名为沙黑池。1958年隶属于汪集…[详细] |
对坡村 | ~207 | 村庄 | 因于瓦子岭村正庄社兑换而来,故而得名对坡村。1958年隶属于汪集大公社,1965年为对坡大队,隶属于汪集公社。1983年成立汪集乡人民政府,对坡大队改…[详细] |
瓦子岭村 | ~208 | 村庄 | 1958年隶属于汪集大公社,1965年为瓦子岭大队,隶属于汪集公社。1983年成立汪集乡人民政府,瓦子岭大队改设瓦子岭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
何家村 | ~209 | 村庄 | 何家村,因何姓家族人居住,后取名为何家村。1958年隶属于汪集大公社,1965年为何家大队,隶属于汪集公社。1983年成立汪集乡人民政府,何家大队改设…[详细] |
地名由来:
境内多为山旱地,因汪家人居住过,后又设立集市,故称汪家集。
基本介绍:
东乡族自治县辖乡。
1950年设汪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偏南,距县城16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0.9万,均为东乡族。锁(南)达(板)公路穿境而过。辖嘴头、高家、马家、池沟、瓦子岭、盐沟、包家、对坡、沙黑池、何家10个村委会。地处干旱丘陵区。农业主产小麦、薯类、蚕豆。
历史沿革:
清代,属东乡十三会。
1950年,设汪集区。
1953年,改汪集乡。
1958年,成立公社。
1983年,复置乡。
2005年,高山乡的岔巴村、中庄村、庙尔岭村并入辖区,属县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