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托溪乡 | 隶属:寿宁县 |
区划代码:350924206 | 代码前6位:3509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闽J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辖区面积:约13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5万人 |
人口密度:11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托溪村 | ~201 | 乡中心区 | 托溪村的后山形如飞鹤,村前有大溪,故在宋元明清的一千多年间,一直名叫鹤溪。后更名托溪,一说缘于“白鹤飞来托此溪”之诗句;一说是“托”字比“鹤”字好写、…[详细] |
洋尾村 | ~202 | 乡中心区 | 居九岭溪河畔的小平地,俗称“田洋”,因建房子于该“洋”尾端,故名。始祖吴泰一从浙江省庆元县举水乡吴坑村迁圈石村,再从圈石村移居洋尾村,至今540多年。…[详细] |
沙潭村 | ~203 | 村庄 | 由于水尾大溪有一深潭,常年积沙,故名。南宋初年杨姓始祖杨六来沙潭肇基。清朝乾隆三年(1738)吴姓始祖吴经邦从江西省南昌府丰城县简山村迁到沙潭肇基。民…[详细] |
江山村 | ~204 | 村庄 | 何姓始祖何万五原籍福州马尾,为表不忘本源之意,取闽江的“江”字,又因定居地属偏远山区,故取“山”字,即把“江山”二字作为村名。明朝成化二年(1467)…[详细] |
峡头村 | ~205 | 村庄 | 峡头村与槽坑村接壤处有一狭长而陡峭的山峡,因峡头村位于山峡顶端,即峡口,故取名峡头。又因村处三个山口地方,方言称“峡”,故名。明朝洪武年间(1368-…[详细] |
渺洋村 | ~206 | 村庄 | 因地势狭长平缓,青山环抱,形如一个山盆小洋,因村面积小,即“渺”的意思,故取名渺洋。练姓于清朝道光年间,由庆元杨桥村迁入,至今约190余年;毛姓于清朝…[详细] |
大史村 | ~207 | 村庄 | 大史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圈石村 | ~208 | 村庄 | 因村对面山的半山腰有一石壁,形成半个包围圈环抱村,因此得名。明洪武戊申年(1368),吴氏始祖吴端四由庆元县举水乡的吴坑徙圈石村肇基。民国时期为鹤溪乡…[详细] |
溪坪村 | ~209 | 村庄 | 在黄山仙岩南面的托溪和溪洲溪交汇处溪畔左侧沙石冲成一大坪,后在此坪上建村,故名。明朝景泰三年(1452)吴姓始祖吴勤一从圈石村迁溪坪肇基,至今已二十世…[详细] |
黄南州村 | ~210 | 村庄 | 黄南州村原名黄朱周,因明代居住黄、朱、周三姓氏居民,故称“黄朱周”,由于地处偏僻,三姓人家逐渐没落或迁徙,蔡氏始祖由浙江省庆元县蒲潭迁居黄朱周后,因村…[详细] |
际头村 | ~211 | 村庄 | 始祖定居于际头面前山塆尾,因村前石壁陡峭,故取名际头。又因位于大岩磜上方,故称。宋末元初夏氏始祖夏宁五从浙江省泰顺县苔冈迁此肇基。1949年解放前为鹤…[详细] |
际底村 | ~212 | 村庄 | 际底村原名“龙漈”,祖先肇基时认为此地是真龙结穴,名之,后来改为“漈底”,即“际底”。又因村北有一大岩磜,故称。元大德二年(1299)吴万五母子由浙江…[详细] |
山口村 | ~213 | 村庄 | 村坐落在千米高山上的一个山坳里,四面环山,有明显的三个山岔口(即村旧房后门山一个岔口,村对面山一个岔口,村水尾一个岔口),形成“一村三口”,故取名山口…[详细] |
阔丘村 | ~214 | 村庄 | 阔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坪坑村 | ~215 | 村庄 | 原名坪源,因地势狭长,有一条宽约7米的小溪穿村而过,水流平缓,故更名为坪坑。古有“平坑桥,好忐忑,一条溪,两条桥”之谣。据刘氏族谱记载,明代成化六年(…[详细] |
地名由来:
托溪村的后山形如飞鹤,村前有大溪,故在宋元明清的一千多年间,一直名叫鹤溪。后更名托溪,一说缘于“白鹤飞来托此溪”之诗句;一说是“托”字比“鹤”字好写、好认。
基本介绍:
寿宁县辖乡。1960年设托溪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与浙江省庆元县相连。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托家、大黍、山口、圈石、磜底、峡头、阔丘、洋尾、坪坑、沙潭、江山、渺洋、溪坪、黄南州、磜头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花菇、竹木。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属寿宁县十都一、二、三图。
1912年属平溪区。
1929年设托溪乡。
1936年属第四区(平溪)。
1945年设鹤溪乡(驻地托溪),下辖8个保、98个甲。
1949年7月寿宁县人民政府成立,8月属平溪区,10月设托溪乡,九岭乡同属第四区(托溪)。
1950年11月设托溪乡属第四区(托溪)。
1956年2月属芹洋区。
1958年9月在坪坑设前进公社,在托溪设五星公社。
1959年3月改设托溪公社,下辖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