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福州市 > 连江县 > 蓼沿乡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蓼沿乡

[移动版]
地名:蓼沿乡隶属连江县
区划代码:350122202代码前6位:350122
行政区域:福建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闽A
长途区号:0591 邮政编码:350000
辖区面积:约13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82万人
人口密度:约20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3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蓼沿村~201乡中心区
因有一溪,早年沿岸蓼草丛生,故名。1958年成立蓼沿大队;1984年成立蓼沿村委会;2011年迁新址。…[详细]
仙屏村~202村庄
仙屏村,古时称山坪,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蓼沿乡西南侧,距蓼沿乡2.5公里,离县城30公里,距104国道、罗长高速入口13公里。辖有7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详细]
王坑村~203村庄
王坑村位于蓼沿乡东南部,全村195户,760人,辖有5个自然村(东坂、后岩、王坑、尖山、新楼),其中尖山自然村(35户,130人)是一个少数民族自然村…[详细]
杏林村~204村庄
早年,杏树成林,故名。始建于明朝时期;1958年成立蓼沿公社杏林大队;1984年成立杏林村委会。…[详细]
定田村~205村庄
因村民迁入定居时,开发大片田地,发展种植业,故名。1958年成立蓼沿公社定田大队;1984年改为定田村委会。…[详细]
后垅村~206村庄
因有大片田垅,早年村民多建居于田垅后方,故名。1958年属定田大队;1980年从定田大队析出,成立后垅大队;1984年改为后垅村委会。…[详细]
仁坂村~207村庄
因村民建居于斜坡之上,村民都仁义待人,故名。1979年成立仁坂大队;1984年改设仁坂村委会。…[详细]
朱公村~208村庄
因曾有一位朱公县令拨款修建此地道路,为纪念此人,故名。始建于宋朝时期;1958年成立蓼沿公社朱公大队;1984年成立朱公村委会。…[详细]
四定村~209村庄
早年,来自五湖四海的村民涌入定居,为求生活安定,纷纷集资修建宫庙,故名。1958年成立蓼沿公社四定大队;1984年成立四定村委会。…[详细]
大沧村~210村庄
因面积较大,村民早年历经沧桑,辛苦建村,故名。1958年成立蓼沿公社大沧大队;1984年改设大沧村委会。…[详细]
利畲村~211村庄
早年,村民多为畲族,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获取更多利益,故名。1958年属蓼沿公社;1964年设利畲大队;1984年成立利畲村委会。…[详细]
周溪村~212村庄
周溪村位于蓼沿乡西南部,全村共231户,863人,辖有4个自然村(少数民族自然村2个、90户、350人;其中牛头山50户、190人,岭头40户、160…[详细]
义洋村~213村庄
因地势平坦如洋,村民为人“义”字当先,故名。1958年成立义洋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成立义洋村委会。…[详细]
首占村~214村庄
因周氏祖先最早迁入,名为周店,后以谐音称为首占。清顺治年间,便有村民迁入定居;1958年成立蓼沿公社首占大队;1984年成立首占村委会。…[详细]
凤岩村~215村庄
因山上有巨岩,形似欲飞之凤鸟,故名。1958年成立凤岩大队;1984年成立凤岩村委会。…[详细]
岐山村~216村庄
因原有一石旗山,因地势崎岖而改称岐山,村民建居于山麓,故名。始建于明朝时期;1958年成立蓼沿公社岐山大队;1984年改为岐山村委会。…[详细]
白沙村~217村庄
白沙村位于连江县蓼沿乡西北部,全村总人口1319人,305户。辖有5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其中:少数民族自然村3个:下坑、翠林、云头山)。全村耕地…[详细]
后坂村~218村庄
因村民多建居于大山后方斜坡之上,故名。清朝时期属仁贤里;民国33年(1944年)属朱蓼乡;1958年属蓼沿公社;1960年属丹阳公社;1961年成立蓼…[详细]
溪东村~219村庄
溪东村位于蓼沿乡西北部,辖3个自然村,624户、2515人。南宋绍兴中书宰相郑昭先宗祠,位于蓼沿乡溪东村中部,坐北朝南,始建于宋,整修于明、清,是中国…[详细]
蒲边村~220村庄
蒲边村位于蓼沿乡西北部,东邻罗源县梅洋村,西靠林场,南接溪东村,北连兰水村,X132县道穿村而过,距乡政府5公里,离县城关38公里。全村总人口2357…[详细]
兰水村~221村庄
兰水村位于蓼沿乡北部,距乡政府11公里,与罗源县西兰乡接壤。全村共318户,1276人,是县定老区基点村之一。本村辖有2个自然村(少数民族自然村1个、…[详细]
赤石村~222村庄
赤石村位于蓼沿乡的西部,南与潘渡乡高岳村毗邻,西北与小沧乡东风村交界,距蓼沿乡14公里,离连江县城46公里。畲族居住的黄竹头和虎头山,海拔分别为300…[详细]
林场村~223村庄
早年,村民为增加经济收入,特修建林场,故名。1958年属蓼沿公社;1964年设林场大队;1984年成立林场村委会。…[详细]

地名由来:

因该乡古时溪两岸蓼草丛生,故名。

基本介绍:

位于连江县西北部山区,与罗源县接壤,距县城30公里。乡区面积1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15公顷,辖有23个行政村,115个自然村,人口2.82万。该乡森林、水电、矿山等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可供开发的优质石材“664”花岗岩、叶腊石达6亿立方米,已成为连江县石板材第一乡,也连江县电力自供乡镇。

2003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38亿元,比增11.3%,其中工业产值1.90亿元,农业产值4754万元,财政总收入412万元,比增18.0%;农民人均纯收入4052元。

连江县抗日骨干训练班旧址--郑氏宗祠

连江县抗日骨干训练班旧址郑氏宗祠位于连江县蓼沿乡溪东村。1938年秋,日寇铁蹄踏遍大半个中国,神州陆沉,江河呜咽,地濒东南沿海的连江县受到战火的威胁,沿海岛屿川石岛与马祖的南北竿塘被日军侵占

原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旧址(蒲边丁家祠堂)

原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旧址(蒲边丁家祠堂)位于蓼沿乡蒲边村五七路1号。共一进,占地457.68平方米,建于清代中期,为闽东地区宗祠类建筑。1962年6月16日,福建省建筑工程学校倪希楷、

溪东丞相墓

溪东丞相墓位于连江县蓼沿乡广化村,年代为宋。简介:又名郑昭先墓,宋嘉定十四年(1221)建,清咸丰年间重修,平面呈“风”字形,占地面积735平方米。三合土夯筑,青石墓碑,碑文阳刻“宋观文少师

历史沿革:

唐宋时期分属名闻乡归仁里、敦贤里、安宅里。

元代至清代属仁贤里、安定里。

民国初属第五区。

1935年编查保甲设蓼沿和朱公2个联保,属第二区署。

1940年改设蓼溪蒲和朱公2个乡。

1944年6月后2乡并为朱蓼乡。

1949年属第五区(后改丹阳区),1958年7月撤区设蓼沿乡,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1960年1月并入丹阳公社,1961年6月析出重设蓼沿公社,1984年6月撤社建乡。


以下地名与蓼沿乡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