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万全乡 | 隶属:将乐县 |
区划代码:350428203 | 代码前6位:350428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闽G |
长途区号:0598 | 邮政编码:365000 |
辖区面积:约19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8000人 |
人口密度:4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万全村 | ~201 | 乡中心区 | 万全,产品丰富,商品齐全之意,后来也有万无一失,万事安全之意。因地处金溪河畔,历史上曾是繁荣有名的码头,泰宁,明溪等地的大米、山货木材、毛竹、毛边纸等…[详细] |
常安村 | ~202 | 村庄 | 常安村,即常住久安的乡村。原名常口村,因厝居在常溪汇入金溪的河道口而得名。明清时属竹舟都,明万历、清乾隆《将乐县志》有记载。1950年前属第二区署将溪…[详细] |
杏溪村 | ~203 | 村庄 | 杏,即杏树;溪,即溪流;杏溪自然村,即先民沿有大片杏树的小河两岸周边定居形成的乡村。明清时属竹舟都,1950年前属民权乡良地保管辖,1950年后为黄潭…[详细] |
良地村 | ~204 | 村庄 | 万全乡良地村自梁姓始祖于北宋年间开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古村落地处将乐、泰宁两县交界处,四面群山环抱,村落景观优美,聚落构成诸要素齐整完备。由庙、…[详细] |
竹舟村 | ~205 | 村庄 | 因村外金溪河中有块形似小舟的沙洲,生长很多小毛竹,故名。明朝时期亦称竹洲,清朝时期设竹舟都,1949年前为民权乡竹舟保,1950年后属万全乡管辖,19…[详细] |
阳源村 | ~206 | 村庄 | 明代设有阳源都,据清乾隆三十年《将乐县志》记载,亦称阳源。1950年解放后改称洋源,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与余坊乡洋源同名,经批报复名为阳源。旧称阳源…[详细] |
上华村 | ~207 | 村庄 | 上华村,即由塅上、渡华合并后命名的乡村。清乾隆时为阳源都。1946年-1948年中共闽赣边地委率闽赣边游击纵队进驻开展革命活动,是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村…[详细] |
陇源村 | ~208 | 村庄 | 陇源,陇西山森林资源丰富之意。因位于龙栖山附近,龙栖山原名“陇西山”,森林资源丰富而得名。原名大原,明、清时期属阳源都,1946年-1948年,中共闽…[详细] |
高坪村 | ~209 | 村庄 | 高坪村,高村地势地势较高,村前原有一片苦株林称为高株坪,后改为高坪。原名高株坪,明万历时期源都园三,清朝时期属阳源都管辖。1946年-1948年,中共…[详细] |
地名由来:
因历史上该境域曾是著名的码头,泰宁、明溪等县生产的大米,粉干、红菇、香菇、笋干、毛竹、毛边纸等土特产均从山路汇集此地,再装船运往将乐县城、顺昌洋口、福州等地,商贩往来不绝,经营品种齐全,故而得名万全。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万全乡被命名为2023年福建省卫生乡镇。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万全乡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将乐县辖乡。1958年建红专公社,1961年析建万全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62公里。面积193平方公里,人口0.8万。金溪河横贯全境。辖万全、良地、常安、阳源、陇源、上华、高坪、竹舟、杏溪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柑橘。乡镇工业有化工、木器加工。
文化旅游:
良地建筑群位于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年代为清。简介:主要由文武庙、梁氏宗祠、绪蜒厝、月山公屋、后恢谷仓、水尾木廊桥等六处乡土建筑组成。文武庙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坐西南朝东北,由前埕
证觉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万全乡常口村的太平山麓,又名证果寺,始建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较福州鼓山的涌泉寺早288年,据说福州鼓山上的寺院就是仿照证觉寺建成的,所以民间素有“先有
碗碟墩窑址位于将乐县万全乡竹舟村八担自然村,年代为宋。简介:窑址主要分布于金溪北侧以碗碟墩为中心的四座山坡上,窑址面积约35000平方米。主要产品有青瓷、青白瓷和酱釉瓷,器形有碗、碟、盏、执
万全碗碟墩窑址位于万全乡竹舟村,以碗碟墩为中心,周围3个山坡均分布有窑址。产品有青瓷、青白瓷、酱釉瓷,器形以碗类居多,亦有部分小高足杯、碟、盏、水注、执壶、瓶、谷仓罐等,不同窑址产品略有差别
历史沿革:
明朝时期境内设阳源都、竹舟都。
清沿明制。
1934年设万全保,属将溪联保。
1939年属民权乡。
1950年3月设万全乡,属第四区。
1955年10月属黄潭区。
1958年设万全大队,属红专公社。
1959年9月属黄潭公社。
1961年10月设万全公社。
1984年9月公社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