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辋川镇 | 隶属:惠安县 |
区划代码:350521114 | 代码前6位:350521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闽C |
长途区号:0595 | 邮政编码:362000 |
辖区面积:约5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7.3万人 |
人口密度:135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4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辋川村 | ~201 | 镇中心区 | 辋川村位于惠安县輞川镇政府所在地,坐北面南,虽频临大海,但北面为三山——莲花山、狮子山、烟楼山所环抱,村貌山海相映,景色优美。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详细] |
大潘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大潘村,古代潘氏村民从南安迁此,建居在辋城东北侧冲积沙泥大埔地,故名。明、清时期属三十四都西溪铺;民国时期属辋川乡辋城保;1949年冬先后属一区、十一…[详细] |
后任村 | ~203 | 镇乡结合区 | 后任村,据明《惠安政书》载,辋川后任仑竿屿之殖,别为一区,渔有市利,帆樯辏入,因辋川临海,俗称网城,启修历代祖先以由近海捕鱼为生,遂以网城后任仑。曾、…[详细] |
社坑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社坑村地处辋川镇镇区内,境内有沿海大通道201省道,与324国道连通,交通非常便捷。社坑行政村区域面积2.6平方公里,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前张、下…[详细] |
许厝村 | ~205 | 村庄 | 许厝村位于走马埭平原的西部,锦洋溪下游,全村现有823户,总人口3250人,辖5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地1854亩,水田占多数,山坡地600多亩。…[详细] |
下江村 | ~207 | 村庄 | 下江村位于惠安县北部边陲,与泉港区接壤,依山傍海,人文鼎盛,与距离辋川镇区3公里,离惠安县城8公里。全村共680户,分别由下江、赖厝、铁史岸,三个行政…[详细] |
小山村 | ~208 | 村庄 | 小山村隶属泉州市惠安县辋川镇较小的一个行政村,与泉港区交界,东邻本镇下江村,西跨惠腰公路,南靠五峰山,北至泉港区香芹村。小山村交通便捷,村水泥大路紧接…[详细] |
梧山村 | ~209 | 村庄 | 梧山村,相传闻早期居住姓吴氏,称为吴山,后周氏居住后改为梧山。解放初村公所设立在梧山自然村,遂为梧山为地名。“梧山”闽南语“吴山”谐音而得名。明、清时…[详细] |
坪埔村 | ~210 | 村庄 | 坪埔村(又名钱埔村)系泉州惠安县辋川镇行政村之一,位于惠安县辋川镇西北部,北与泉港区毗邻,是惠安的“北大门”,地处走马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村落面积…[详细] |
试剑村 | ~211 | 村庄 | 试剑村,系传说唐末黄巢起义,大军南下泉州,真命天子卢远为了大军造路便利通行,将阻碍的石用剑劈为两半,路有试剑石,又有明朝万历年间张叶春及题诗一首,村名…[详细] |
庄上村 | ~212 | 村庄 | 庄上村,明万年间,意为先祖开家发业之地,传闻在元末时期,叫老庄坑,隶于此地,后遂改为庄上而得名。明朝时期属惠安县北门外;1943年属惠安辋川;建国后1…[详细] |
更新村 | ~213 | 村庄 | 更新村地处福厦公路324线两侧,位于走马埭现代农业示范片的中心,依山靠路临海。全村分为17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685人。村现有耕地面积1…[详细] |
玉围村 | ~214 | 村庄 | 玉围村位于辋川镇西北部 ,东与京山村,南与居仁村相连,西和北与更新村接壤,距县城5公里,距镇政府6公里。总面积1平方公里,耕地 413 亩,其中水田1…[详细] |
京山村 | ~215 | 村庄 | 京山村位于辋川镇西北部,西与玉围村,南与居仁村相连,东和北与更新村接壤,距县城5公里,距镇政府6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 780亩,其中水田5…[详细] |
居仁村 | ~216 | 村庄 | 辋川镇居仁村地处惠北地区,环境宜人,人杰地灵。
居仁村人口2015人,居住面积6600平方米。村东接324国道,西至紫山镇,南至惠北工业…[详细] |
峰崎村 | ~217 | 村庄 | 峰崎村位于辋川镇西南端,是一个面积6.5平方千米的村庄,有村民1325户5345人。有耕地面积2500多亩。峰崎村,地处走马埭中部,林辋溪下游。多年以…[详细] |
峰南村 | ~218 | 村庄 | 峰南村位于辋川镇东南部,东与吹楼村,南与前洋相连,西与 螺城镇王孙村,北与峰崎村相接。距县城7公里,距镇政府5公里。总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详细] |
后许村 | ~219 | 村庄 | 【地名含义】
古时陈、王二氏村民相继迁此建居在凤山后许山前之垵坡台地,故依此地形名后许为地名。
【历史沿革】
明、清属三十四都下庄铺。民国分别属…[详细] |
前洋村 | ~220 | 村庄 | 前洋村,古时,扬、林、郑等氏村民相继迁北建基,因杨氏村民先于到此,故名。明、清时期属三十四都洞峰铺(玉山铺);民国时期属辋川乡洞峰保;1949年冬起先…[详细] |
坑南村 | ~221 | 村庄 | 坑南村名以头坑、坑仔、南库三个比较大的自然村而命名,以唤起全村人民群众团结一致,促进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该行政村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洞峰埔;…[详细] |
吹楼村 | ~222 | 村庄 | 吹楼村,以吹陈、吹杨、楼下自然村而命名,吹有唤之意,唤起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奋勇前进,促进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更上一层楼。明、清时期属三十三都仙溪镇;民国时…[详细] |
五柳村 | ~223 | 村庄 | 五柳村委会位于辋川镇东南面,北邻南星村,南邻涂寨镇社坝村,东邻东桥镇东湖村,西邻坑南村。
共有3000多人口,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待客,这里…[详细] |
南星村 | ~224 | 村庄 | 南星村,最早只有五个自然村,分布成国防五星状。以南庄为中心点,故前字南,后字星,代表五星红旗而取名南星。明、清时期属三十四都仙溪铺,民国时期属辋川乡瑞…[详细] |
后坑村 | ~225 | 镇乡结合区 | 后坑村,明朝时期吴氏村民从东岭大吴迁此,建村在面海的一大坑垄缓坡地,以姓氏取名为吴坑,后来陈氏村民到此,建村在坑垄后缓坡台地,而改称为后坑。明、清时期…[详细] |
地名由来:
因此处溪水川流不息、河山秀丽,民国时取其此处风光及辋城的辋字命名为辋川。
荣誉排行: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辋川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惠安县辖镇。1958年置超先公社辋川管区,1961年改辋川公社,1984年改乡,1989年改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7.3万。324国道、漳泉肖铁路过境。辖许厝、许埭、下江、梧山、小山、坪埔、试剑、庄上、更新、玉围、五孙、溪南、坑南、前洋、峰南、峰崎、后许、吹楼、五柳、南星、后坑、社坑、大潘、后任、辋川25个村委会。主要企业有轻工、商贸、运输、建筑等业。农业主产稻谷、红薯、花生,滩涂养殖发达。
文化旅游:
醒民学堂旧址位于辋川镇五柳村醒民小学校园内,时代为元-现代。始建于元,原为柳氏祠堂,后改为私塾、西山学堂。两进三开间,由凹斗门、下厅、天井、正厅组成,硬山式屋顶,抬梁式结构,总面积236平方
纪念馆位于醒民小学旧址上。五柳村村支书柳先生介绍,旧醒民小学是惠安非常重要的革命据点之一。它创办于上世纪20年代后期,原名为“西山小学”。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蓝飞鹤等惠安地下党员在此任教
萱晖别墅位于辋川镇峰崎村埔崎自然村,时代为现代。由南洋归国华侨何吉水出资筹建,1951年动工,1954年建成。建筑坐北朝南,两进五开间带东护厝,面积约900平方米,共28间房。主厝由前厅、天
侯卿方伯第位于辋川镇更新村后坑自然村,时代为明弘治。方伯第由新衙和旧衙组成,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建造者为明代贵州布政使司左参政陈睿。旧衙建于弘治十四年(1501),一进三开间,面积60
历史沿革:
宋属崇善乡,元属文质乡安仁、归化里、明清属二、三、五、三十四都大良盘、王孙、锦溪、石江、洞峰、玉山、霞庄、西溪铺及六都承天铺。
民国设立辋川公所。
1949年冬属第一区(城关),1951年析分另设十一区,1952年改称为十四区,1956年併属驿坂区,1958年属超先公社置辋川管理区,1961年成立辋川公社。
1984年改设辋川乡,1989年改乡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