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安徽省 > 宣城市 > 绩溪县 > 瀛洲镇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瀛洲镇

[移动版]
地名:瀛洲镇隶属绩溪县
区划代码:341824107代码前6位:341824
行政区域:安徽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皖P
长途区号:0563 邮政编码:242000
下辖地区:5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瀛洲村~200镇中心区
瀛洲村概况   瀛洲村坐落在绩溪县城东的一块盆地边缘,背靠瀛山岩,面临登源水,村北山峰重叠,村南良田千亩,上行距-同志老家龙川村2.5公…[详细]
巧川村~201村庄
瀛洲镇巧川村地处镇境东北,距镇政府所在地仅5公里,距县城13公里,毗邻伏岭镇北村、湖村,交通主要依靠绩胡公路。该村由原中巧、外巧、百鸟3个村合并而成,…[详细]
龙川村~204村庄
龙川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城东11公里,龙川村交通便利,“绩胡公路”穿境而过,目前华龙公路正在拓宽改造,属于省二级公路。由原坑口、浒里、横川3个村合…[详细]
燎原村~205村庄
燎原村是2008年3月份第七届村委会换届前从龙川村分出新成立的村,辖四个村民组,356户,人口1052人,境内有水田548亩,旱地365亩,山场面积1…[详细]
仁里村~214村庄
仁里村(又名大仁里)地处绩溪县城东南3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仅4公里,龙川公路从西穿境而过。全县最大的河流——登源河蜿蜓流经全村达三公里,傍河建村水资源…[详细]

地名由来:

俗称油坑口。因村后有瀛山岩、飞凤山,南北对峙,瀛川中注,村依溪名,得名瀛川。明成化初,村中有人修建村头瀛川桥,择“走马去瀛洲”词义,将村名与桥名一起改为瀛洲,故得名。

龙川风景名胜区
龙川风景名胜区
龙川胡氏宗祠
龙川胡氏宗祠
奕世尚书坊
奕世尚书坊
奕世尚书坊
奕世尚书坊
龙川风景名胜区
龙川风景名胜区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瀛洲镇被命名为第六届安徽省文明村镇

2007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瀛洲镇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瀛洲乡位于绩溪县境东南部,享有“木雕艺术殿堂”、“江南第一祠”美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川胡氏宗祠就坐落在该镇龙川村。近几年来,瀛洲乡确立了建设“生态之乡”发展路子和争创全国环境优美乡的目标,十分注重生态资源保护和合理、有序开发。目前,该乡森林覆盖率达79.5%,公益林面积达35012亩,荒山造林1575亩,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

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生态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蚕桑产业连续三年突破3000担,仅此一项农民增收达250万元;绩溪五蜂园蜂业公司在该乡建立种蜂场及蜂产品加工基地,养蜂8万群,实现年产值4000万以上;中巧村食用菌生产基地规模发展到85万筒

+查看详细瀛洲镇概况>>

文化旅游:

龙川风景名胜区

龙川是坑口村古称,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古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这个传说至今仍在百姓中流传。距绩溪县城约10公里,是

瀛洲章氏宗祠

坐落在瀛洲村的章氏宗祠,距绩溪县城9公里。历史上,该祠曾有多次修建,最后一次重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此后未有大的修缮。据有关资料记载:瀛洲章氏宗祠是根据龙川胡氏宗祠的建筑技艺重建的,因

司马公祠

司马公祠坐落在瀛洲镇汪村。汪叔举为绩溪登源汪氏始祖,齐明帝时官司马,后人称其为“齐司马”,汪氏后人为纪念他,在绩溪县灜州镇大庙汪村的村口建起一座司马公祠。司马公祠坐北朝南,建于清代,占地面积

绩溪章氏始祖运公之墓

绩溪章氏始祖运公之墓位于瀛洲镇瀛洲村风嗉山下,原三线光明厂公路边。始建于宋代(1175年),至今已有840余年的历史,是迄今我县境内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唯一的宋代墓葬。经过多次整修,清代乾隆

王子野故居

王子野故居坐落在瀛洲镇仁里村中央。王子野早年投赴延安,参加革命,建国后任国家出版局首任局长,为我国出版事业做出较大贡献。该宅为晚清建筑,占地155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上下对堂,三开间,中设

历史沿革:

解放初,区域除仁里外,称伏龙乡;1950年分13个行政村,属第四区;1952年至1955年,分瀛洲、坑口、岭里、巧川、半茶、汪村6个乡,属扬溪区;1956年并为瀛洲乡,属城厢区;1958年公社化时,设瀛洲、坑口两个管理区,属上游(华阳)公社;1961年调整公社建制,划进仁里大队,建立瀛洲公社;1983年农村体制改革,改称瀛洲乡;2010年8月撤乡建镇,设立瀛洲镇,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