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度:东经102°54′至103°25′,北纬23°01′至23°36′
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
自然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海拔:1600m
年均温:16.4℃
年降水:890mm
地貌: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
土壤:高原红壤
水文:红河北岸
个旧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之一,市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间镶嵌有一个0.7平方公里的金湖,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是一个真正的气候湿润、景色迷人、四季如春的地方。总面积1374.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85%,坝区面积占15%,人口45.33万(2000普查)。
个旧简介
“个旧”是以彝语“果作”的音译演化而来的,意即种荞子、吃荞饭的地方。个旧是以生产锡为主并产铅、锌、铜等多种有色金属的冶金工业城市,是中外闻名的“锡都”。
个旧古属贲古(即临安府,今建水县),元时属蒙自县,称个旧里。民国2年(公元1913年)设县,1950年改县为市(县)。位于滇南,距昆明255公里,面积1587平方公里,人口45.5万(2000年普查),为云南新兴的工业城市。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三卷称“个旧,中国云南省第二大城市,著名的锡都”。个旧市因锡而立,因锡而盛,因锡而名,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锡工业基地、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产锡基地。
关于锡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个旧锡业开发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大约5万年前个旧就有人类生息,西汉时,个旧属贲古县,随着中原文化的渗透,锡、银、铅采冶业兴起,东汉时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分工协作。明代,银、铜业盛,锡产品已为国内知名。清康熙后,锡业至为兴盛。光绪十一年(1885年),设个旧厅,建立衙署,专管矿务,个旧大锡开始大批量出口。1897年,云南省第一个邮政代办所在个旧设立。1933年,云南无线电台在锡务公司设立个旧分台,沟通了个旧锡业、锡业生产与纽约、伦敦等地国际锡市场的通信联络。次年,个旧矿业资本家又集资兴办了全省第一家私营电话企业——个旧矿区电话所,架通了各大矿山企业电话电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个旧厂官商公司,使用进口机器设备和工艺,聘用外国专家开展锡生产作业,开了云南冶金工业近代生产之先河。宣统元年(1909年),滇越铁路碧(色寨)河(口)段通车,便捷的交通和通讯使锡的出口量迅速猛增。次年,云贵总督将个旧厂官商有限公司改组为个旧锡务股份有限公司,向德国购买洗选、冶炼、化验、动力及索道等机械设备,并聘请德国工程师指导生产,开创了云南冶金工业机械化生产的历史。至30年代末,个旧锡业达到解放前之鼎盛时期。私营大厂户多达4400家,锡的出口量高时达1.1万吨,为全国锡出口总量的90%以上,居云南省商品出口首位。民国二年(1913年),个旧被列为云南省一等大县,成为全滇工业重镇。
新中国建立后,中央人民0为发展个旧的锡业生产和城市建设,1951年将个旧撤县设省辖市,并列为“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工程建设地区之一,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抽调大批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以及财力、物力支援个旧,云南省以8个专州的矿用物资和生活用品供应个旧,使个旧的经济规模和城市建设迅速扩大,成为云南省第二大工业城市。1958年,个旧市隶属红河州,州府迁个旧市,同时撤销开远、蒙自县归个旧市辖。后两县于1961年划出。经过多年的建设,个旧己发展成为一个以有色冶金工业为主体,化工、轻纺、机电、建材、医药、食品等门类齐全,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型城市。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个旧为云南省计划单列市,行使地州级经济管理权;为对外国人开放城市。1990年代以来,年有色金属采选能力1000万吨、冶炼能力22万吨,产锡约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45%、世界产量的1/4,产品出口世界47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锡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
个旧的地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锡、铜、锌、钨等有色金属储量达650万吨,其中锡的保有储量90多万吨,占全国锡储量的1/3。此外还有铍、铋、镓、锗、镉、银、金等稀贵金属,霞石储量约30亿吨,为全国霞石储量之冠。
个旧的矿业开发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就已开始,到本世纪的上半叶,锡的年产量最高达1万多吨。现在,个旧的工业发达,已建立了33个工业门类,140多家独立核算的县以上工业企业,形成了16亿多元的固定资产规模。冶矿企业达80多家,年采矿能力850万吨,冶炼能力8万吨,锡产量占全国的70%,有色金属产品远销英、美、日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个旧的锡重选及冶炼加工技术,稀士节能荧光灯技术、锡工艺品制作技术、锡铅焊料系列产品及高纯锡生产技术等,都达到了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产品有60多个获省优、部优和国优称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畅销不衰。除了冶金工业这一主体产业外,个旧还形成了化学工业和轻纺工业两大支柱产业和机电、建材等重要工业。服装、苎麻纱、香料、节能荧光灯等远销欧美、东南亚、港澳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个旧不仅锡矿储量丰富,其它有色金属资源也十分丰富。现已探明,个旧的矿藏资源种类多达28种。个旧由于海拔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32.3%,有乔木420种,经济林11种,竹子5种,野生药材200多种,野生花卉270余种,珍稀植物有云南金花茶、望天树、桫椤、董棕、云南穗花杉、柄翅果、多歧苏铁等9种,珍稀动物有长臂猿、云豹、麝、水獭、巨蜥等11种。其中,被称为“生物活化石”的红河多歧苏铁,为蔓耗热带雨林中所独有。
个旧有个旧湖、宝华公园、大屯海、贾沙温泉等风景名胜区。个旧蔓耗风景名胜区位于个旧市境内,由蔓耗、锡都、白云山、大屯海四个片区组成,总面积148平方公里。风景资源有蔓耗热带山地雨林;有全国最大的长臂猿饲养基地——宝华山动物园;有云南境内温度最高(95—103℃)的丫洒底热泉;有国内最新发现的新种多歧苏铁景观;有驰名中外的锡都文化;有国内仅存的鸡(街)个(旧)600毫米宽的铁路交通。可供旅游观光、生物考察、锡文化和民族工业发展史研究。
个旧市高等级公路和窄轨铁路直达昆明,南至紧邻越南的边境重镇河口,境内公路网四通八达。个旧城小巧玲珑,房屋环绕金湖四周而建,整洁卫生,绿树成荫,1990年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之一。市内有宝华公园、宝华寺可游览观光,离市区60公里的贾沙温泉水温达70℃,是疗养沐浴的好去处。个旧所产的锡画、锡酒具等锡工艺品美观雅致,是名贵的旅游纪念品。米线、烧豆腐、烤肉串是有名的风味小吃。
宝华公园位于个旧市东侧老阴山下,园内饲养着象、虎、豹、熊、白鹇、孔雀等珍禽异兽,是在云南仅次于昆明圆通山的动物园。稀有动物长臂猿占全国动物园的拥有量一半多,被全国园林系统定为长臂猿的繁殖中心。园内植有松、杉、山茶、牡丹等各种花木,建有亭楼阁榭。登高远眺,个旧市容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宝华寺位于个旧市东南1公里麒麟山西麓。清康熙九年(1670年)春,云游道人李仁杰以募捐所得凿石开山,创立寺观。后人为其塑像供奉于寺内,以志纪念。宝华寺后来多次扩建、翻修,特别是前几年经市0拨款修葺扩建后,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一组结构严谨,布局参差错落,气势雄阔的寺庙建筑群。宝华寺有观音洞、灵官阁、龙王庙、梁公祠、白猿楼、财神殿等建筑。寺内古木参天,清流潺潺,俯瞰市区历历在目,入夜则万家灯火,璀璨夺目,是个旧的游览胜地。
个旧市城市建设概况
一、城市基本情况
个旧市是云南省的一个中等工业城市,1951年1月1日建市,因盛产大锡而闻名中外。1988年个旧被列为云南省计划单列市,同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开放城市。个旧现在是滇东南的中心城市。
个旧全市总面积1587平方公里,总人口45.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9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68.3%。个旧是一座山水城市,海拔1689米,年平均气温16度,具有城在山中、湖在山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城市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16万人。
为了加快个旧市的发展,市委、0提出了“一二三”工作思路,即:以老工业城市的提升改造为突破点,立足有色、超越有色、立足老城、超越老城;将个旧建成云南省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中心、云南省重要的生物资源加工基地及云南省一流的精品城市。根据这一战略决策,个旧市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以精品城市建设为目标,以治好一个金湖;绿化老阴山、老阳山两座面山;建好金湖文化广场、工人文化宫广场、体育场三个广场;突出锡文化特点、山地城市特点、欧式风格特点、夜景灯光特点四个特点的“一二三四”系统工程为重点,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向精品城市又迈进了一步。
二、城市规划情况
个旧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自1983年经省0批准实施以来,对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1995年底市0根据《城市规划法》及省建设厅的要求,作出了修编个旧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决定,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修编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96年上半年完成了总规修编的方案,因96年8月初个旧市连降大雨,发生了40年未遇的特大洪灾,洪灾过后,遵照省0的指示,个旧市集中精力进行大量的恢复重建工作,总规修编受到了一定影响;1998年6月25日省建设厅与州建设局受省0的委托,在昆明主持召开了《个旧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评审会,并给予了通过;99年7月,因州0正在组织编制的个开蒙群落城市总体规划涉及个旧、开远、蒙自三市县,决定暂缓向省0转报个旧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2000年底,根据省0刚刚批准的个开蒙城市群总体规划和州0的要求,又对总规修编成果进行了调整。现调整工作已全部完成,规划年限近期为2001年至2005年,远期为2006年至2020年;城市性质确定为:滇东南中心城市,个开蒙城市群的经济中心,个旧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以冶金、生物资源加工、化工、建材工业为主,积极发展商贸、旅游第三产业,建设具有良好休闲和居住环境的现代化精品城市;城市发展形态确定为锡城西区(现状市区)——锡城东区(大屯)——锡城北区(鸡街)三片区组团式城市结构形态,到2020年,把个旧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省域二级中心城市,滇东南中心城市,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和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地区性中心城市的行列。
在完成《个旧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同时,还编制了《城市消防规划》、《个旧金湖景观规划》、《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城市排水规划》、《城市环境卫生发展规划》、《市区南部旧城改造详细规划》等一大批专业和详细规划;在规划管理方面,制定了一整套办事程序,实行了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联合办公制度,将人防、城建档案、城建监察、质量监督、标准定额、劳务管理等有关部门集中,每月10日和25日两次定期联合办公,只要符合审批条件,只需一天、一张支票即可办完有关手续,深受大家的欢迎;个旧市还结合实际,制定了《个旧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强化规划的管理。每年“一书两证”的-率都在99%以上,违法违章建设查处率也在99%以上。
三、城市建设情况
个旧“96.8”洪灾过后,按照省委、省0提出的:“一定要把个旧建设得比灾前更美好”的指示精神,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展开了个旧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几年来,完成了“96.8”洪灾后市政基础设施、房屋和个旧湖治理三大类恢复重建工程∶投资2.5亿元,完成了市区建设路、金湖东路、金湖西路等城市主要道路的改造;建成了环境优美的明珠小区;完成了个旧湖环湖截污、排洪排污隧洞、个旧湖底泥疏挖、污水处理厂和环湖游览道建设等工程;建成了朝阳天桥、宝华游览索道、老阴山观景长廊、南北汽车客运站;建市50周年前夕又一鼓作气的完成了湖滨广场、个旧湖环湖美化、个旧湖二号通道改造、市区过境路路灯、市区北大门改造和绿化广场建设、老阴山景区道路改造、通宝门至青杉里道路改造;完成普洒河城市引水第一期工程和七层楼人员隐蔽工程,建成了个旧市第一座地下人行过街通道;新建了市人民医院内科、外科大楼、四星级宾馆、电讯枢纽大楼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今年又开始进行金湖文化广场、中水回用、金湖底泥疏挖及湖中心音乐喷泉、垃圾处理场、普洒河城市补给水、二期夜景灯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建筑云庙的周边环境改造、体育场看台改造、城区电网入地、市区南部旧城改造等城建十大工程建设。
城市绿化加大了以金湖为中心的环湖绿化、面山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垂直绿化工作,去年在老阴山面山采取特殊措施新植树3.8万株,个旧湖环湖移栽了董棕和竹子,引种了百年榕树和移栽本地亚热带树种,街道行道树全部种植常绿树种;兴建了以绿地为主的抗洪纪念广场、湖滨广场、迎宾广场,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4%,人均占有公共绿地达到了7.57平方米。为了体现党和0对残疾人-的关爱,对市区主要道路人行道全部开通了无障碍通道,金湖南路首次建设了盲道;城市供水每年约1200万吨,人均日生活用水190升,城市自来水普及率100%;城市夜景灯光工程经过近6年来的不断投入、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已形成了点与面、线与片、动与静的较为完美结合,现在市区拥有路灯4000多盏、城市夜景灯光已达到3000千瓦,每天晚上开灯3个小时以上,管理上实现了微机集中控制;为了使居者有其屋,加大了经济实用住宅的建设,使一大批中低收入的家庭住上了功能齐全的配套住房,75%的市民拥有了属于自己产权的住宅,配套率达到了70%以上,在省内率先实施了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已有300多户住上了廉租住房,全市城镇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达到了11.45平方米;0还禁止在市区使用燃煤,90%以上使用了炊电和液化石油气。
四、城市管理情况
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多年来,对城市建设的管理始终常抓不懈,经过历届0和全市人民长期的努力,使个旧1990、1995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1994、1996、1998、2000、2002年连续5次蝉联“全省甲级卫生城市”,个旧的城市环境卫生已形成一份无形的产业,成为继“锡都”之后又一块叫得响的城市品牌。
城市管理主要是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的干净整洁。个旧市首先在管理机构上落实,实行三级管理∶一是市爱卫会,作为全市环境卫生的领导和协调机构;二是建设局,特别是城建监察大队和环卫处,作为城市具体管理和办事机构,负责城市主要街道市容市貌管理和清扫保洁;三是城区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负责社区范围,主要是小街小巷、居民院坝的管理和清扫保洁,经过多年实践,这是行之有效的。
制定、实施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金湖管理条例》,此外,0还-了10多个综合治理城市环境的政策性法规,如《关于加强对城市市容管理的通告》、《关于市容环境卫生实行“七不准”的通告》、《市区禁止烧燃煤的通告》等,使城市的管理有法可依。现在,个旧市制定了《个旧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意见》,争取在2004年上半年内进入“国家卫生城市”的先进行列。
经过不懈的努力,个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质量和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整个城市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云南省甲级卫生城市,并于2001年荣获中国首届人居环境范例奖,在精品城市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