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村共有630户,2300口人,11个村民小组,隶属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杨村镇,是镇政府所在地。杨村党支部共有5个党小组,5名支部委员,73名党员,团支部共有青年团员69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全县有名的穷村、乱村变成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党支部从1990年被树为山西省“基层党组织的一面旗帜”以来,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躬身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每个0员的先进性,紧紧围绕发展的主线,以党风带民风,尽最大努力不断实现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协调发展,长期以来杨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些尝试性做法如下:
蔬菜大棚
一、以人为本,着眼树人求突破
改革开放初期的杨村可谓一盘散沙,一个“穷”字导致村里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此消彼长,个人、集体-告状长年不息,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危害。为了彻底扭转混乱局面,把全村人的精力凝聚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杨村,党支部毅然决定修建起了南银山革命烈士纪念厅,把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国家和杨村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英烈事迹陈列其中,通过先辈的业迹和精神向群众讲清了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建设文明富裕新杨村、让自己和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生活的道理。生动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迅速凝聚在了一起,村里风气在短时间内立即得到较大改变。至今每年的清明节,全村群众都要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到烈士纪念厅缅怀革命先烈,听取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建设家乡的动人事迹。二十多年来,儿童入队、青年入团、群众入党、新兵入伍都要到纪念厅进行宣誓,在全村青少年中开展的一年一度的“忆先烈、学先烈、比先烈”活动也长期坚持了下来。
南湖公园
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树人”的最关键点还在解放思想这一环节,只有思想解放在先,群众才有可能与时俱进,走上大踏步发展的快车道。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党支部立即组织全村群众学习了《人民日报》刊发的“东方风来满眼春”,等一系列重要文章,解决了群众思想上长期积淀下来的“小富即安”,等妨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惯性思维,使群众的思想得到了更深层面的大解放。两年时间里,杨村先后办起了铸造厂、石料厂、机砖厂、耐火厂、预制构件厂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同时,全村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农用运输车辆一下猛增至50多辆,50余人外出学习各种技术,回来后办起了各种服务实体,并为杨村以后的经济`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队伍基础。
养鸡专业户
二、党员带头,公正公平张正气
党员带头,就是党员必须走在群众前头,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心服口服的榜样。公平公正就是努力在全村上下弘扬正气,压倒邪气,使人心畅气顺。二十多年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老支书关胜则儿子打人了,支部书记吴文忠在幼儿教师使用上疏忽,村委主任王海明财务管理上有欠缺,一些党员私心杂念偏重,都在民主生活会上作了深刻检讨并加以改正,并采取措施挽回影响。长期以来,杨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时刻抱定建设社会主义新杨村的目标,始终做到保持一个过硬的支部班子,保持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保持一套过硬的工作制度,保持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四个保持”;支、村两委干部坚持做到一天四出勤:一勤早上两个小时的义务劳动,二勤搞好本职工作,三勤完成随机性繁杂事务,四勤每晚开碰头会,总结当天工作,安排第二天生产。支书带班子,班子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带出了全村的好风气。比如在联带困难户上,其它党员带一户,支部书记却带两户,而且总带的是全村最困难的群众。
二十多年来,杨村为节约耕地,进行了旧村的全面规划和翻建,目前已有95%的村民住上了新楼房。为了顺利开展工作,支部书记吴文忠带头砍掉自家宅基地上的树,为全村拆旧翻新起到了表率作用。党支部的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为群众办事只要公平公正,党支部和村委会自然就会有相当强的公信力,村里风气自然就会正气长存。
仙人掌种植大棚
三、爱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杨村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村,发展基本靠农业,在咨询环保部门后,村里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坚持走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近年来,先后发展干果经济林500亩,发展规范化中药材种植300亩,新建温室大棚50亩,培育发展了2个特种养鸡场,蛋鸡饲养量超过两万只,生猪饲养量达到1000头。2004.年,杨村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投资百万元建起了千只养羊园区,兴建了一座年产10000吨秸秆颗粒饲料加工厂,除满足本村使用外,每年还可向市场提供5000吨秸秆饲料,今年又办起了一个规模较大的膨化饲料加工厂,总投资500万元,引进国内先进的全膨化饲料生产线和畜禽颗粒饲料生产线,由美国亚卫公司技术总监负责技术把关,生产的“丹密特"牌各类饲料共20种,产品主要原料均由国外进口,年加工生产饲料2万吨以上,预计国庆节前即将进行试产。这一项目的建成大大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全村经济格局的转变。
2004年,杨村社会总产值达到5000万元,较上年3800万元增长32%,上缴国家税金100余万元,农民入均纯收入达到4050元,较上年增长29%,现有公共积累300余万元,集体固定资产汰2000多万元。
八十年代以来,杨村的绿化工作连创佳绩,南湖公园现已垂柳依依,村民住宅百花飘香,街道树木成行,田间林网密集,山上青松丰茂。1998年,杨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植树造林千佳村”称号。2005年,杨村新增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人均2.5平方米,不久的将来,杨村将无可再造林木之荒山沟壑。
杨村羊场
四、协调发展,信心百倍构建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至今,杨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过亿,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先后建起了人民剧场、文化楼、杨村大厦、南湖公园、村委办公楼、街心广场、商贸楼、商贸一条街、烈士纪念厅、展览馆和一流的青年活动中心。杨村从发展的环境上营造了一种情绪顺,渠道通的和谐氛围,干群步调一致,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规范的财务公开,打造了财清、官清、民安、民富、稳定的治安秩序,使村里二十多年无重大刑事案件,广泛深入的普法教育,广大干群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意识逐渐增强;同时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事业令人鼓舞,总投资110万元的村办小学办学条件居全市农村小学一流。教学质量曾多次名列全县前茅。农村初级卫生预防保健,村级医疗保健逐步健全和完善起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07‰以内。
杨村,富裕文明、祥和安定、欣欣向荣远近闻名。杨村的班子团结一致,坚强有力,杨村的群众纯朴善良,一呼百应,杨村的企业红红火火,杨村的建设整齐划一,杨村的文化多姿多彩,杨村党风淳、村风正……所有的成绩,是杨村人的荣耀,是杨村人的风采,更是杨村人民的精神写照。追根溯源,杨村有一个过硬的带头人,有一班坚强团结的领导核心,他们紧扣时代的脉搏,发展了杨村经济,带领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正因如此,干群关系水0融,杨村的各项事业才无往而不胜。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面对新世纪、新任务,新目标,杨村党支部、村委会将以党的-精神为核心,以“三个代表”为指针,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团结奉献,开拓创新。决心把杨村建设成文明富饶、开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