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山西省 > 长治市 > 武乡县 > 洪水镇 > 合家垴村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洪水镇合家垴村概况

[移动版]

合家垴村基本情况

合家垴村是武乡东部山区墨镫乡所属的一个行政村,距乡镇所在地墨镫5公里,距武乡县城60公里。与晋中地区的左权县接壤,距左权县城20公里。村域面积30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917亩,良田面积615亩。

合家垴村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山川秀美、土地肥沃,地下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地上有绿色的森林宝库,祖祖辈辈村民们用勤劳和智慧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自明代以来合家垴村就成为武乡东山一带有名的富裕村庄,村里的古代民宅建筑古色古香、风靡一时,城堡式围墙洞门别具一格。庭房楼院、青砖瓦舍的大院、门楼有20多处,其中有几座庭院的建筑历经200多年沧桑,直到现在还完好如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里人紧跟党的战略部署,从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从改革开放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建设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合家垴人一步一个脚印不懈不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2012年全村人均6000余元。如今,社会安定了,环境优美了,物质丰富了,生活提高了。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合家垴人将永远充当时代的弄潮儿。合家垴村的历史是伟大祖国革命史的缩影,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合家垴村的荣辱兴衰,还可以领略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弱到强的豪迈历程。

第一章村属沿革

第一节位置

合家垴村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南部武乡县东。村庄坐标位置:东径113°19′,北纬36°58′,村域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村四周可概括为:东山、西河、南塔、北坪。东山为太行山山系、峰峦叠彰,绵延起伏。主峰“鸡造垴”海拔1800多米,与石停背、闯堙共同组成一只东方的雄鸡,远远望去,鸡造垴就象雄鸡头上的鸡冠。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上了鸡造垴,离天只有一则脑。”可见合家垴村东山之高峻。从鸡造垴与闯堙,穿过重叠的山峦,往东走30华里山路,经过西岭背、连花崖、小阴沟、座崖口等山村可达左权县的隘口村、上午村和桐峪镇。若沿山路往东南方向,经过狮子怀、羊九梯走20多里山路,可到黎城县的漆树村、小寨村、东崖底和西井镇。合家垴村西面是蟠洪河,河滩宽约500米。每年雨季山洪爆发,洪水由北而南从村西河滩奔涌而下,气势十分壮观。河西岸沁温公路沿河而上直通左权、河北邯郸。西坡上武墨铁路由东北向西南延伸,从村前经过。西坡西北角曹家堙村与合家垴土地相参,世代为邻。西南方向的新村村与合家垴村相距二华里。在清代民国年间,新村合家垴为一个村治。人民公社化时期两村为一个生产管理区。合家垴村南面是东塔上,此岭层层叠叠,好似一座宝塔直插入东山。东南角有洪水镇天凹村与合家垴村相距二华里,遥遥相望,鸡犬声可闻。合家垴村北面是戈北坪村,两村一条山沟相隔,戈北坪村前地面开阔,土地平坦故称北坪。戈北坪东北角是羊圈村,往北是马堡村、南坪村。自明清以来合家垴村就已成为武乡东部山区数一数二富甲一方的文明古村。

第二节建制沿革

合家垴村何时立村,及村名的由来已无可考证。不过从古碑文有关村里人姓名的记载中,还是可以看出,明清以前直到现在,合家垴村就是一个多杂姓氏聚居的村庄。多个姓氏的家族,合住一个山梁土垴上,这就是之所以叫做合家垴村的原因。

里甲制度始于明代,清初沿用其制。清乾隆55年四修武乡县志载:“行政区划采用里甲制,武乡全县分为十里,辖一百零六甲。合家垴村属皋阳里七甲。”清朝中期行政区划改为乡约制,即按地理条件将若干村编为一约,每约设乡约若干人。当时合家垴村属新村约。

民国五年(1916年)武乡县开始实行区村制度,全县划分为三个区,八十四个编村,其中县东部地区以洪水为中心,划分为武乡二区,辖编村28个,区署驻洪水镇九龙庙。合家垴村属于二区,白和编村。(白和编村所辖12个村:陈家垴、天凹、党城、阳坡庄、裴新头、小新庄、北庄头、老蒿角、宁家庄、红沟、新村、合家垴共分九闾。)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取消编村制,改设行政村,武乡分割为武东、武西两个县。武乡(东)管辖八个行政区(1—8区),洪水成为武乡(东)一区、合家垴则属武乡一区合家垴村。抗日战争时期,武乡境内分敌战区、解放区、游击区、合家垴属解放区。

1949年武乡全县12个区并划为七个区、合家垴仍属武乡一区合家垴村。

1953年,贯彻执行中央、省、县、乡四级政府机制,撤销了区,全县划为96个乡,直属于县。合家垴村划归武乡县白和乡(乡所设在新村)。

1956年全县成立高级社210个,为适应形势,扩大了乡的范围,全县96个乡合并为45个乡,合家垴属白和乡管辖。

1958年8月根据中央指示,全县45个乡所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六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合家垴属洪水人民公社。

1959年全县划分为12个人民公社,下辖200个管理区,合家垴村属墨镫人民公社,新村管理区。

1961年,全县调整为20个人民公社。合家垴成为墨镫人民公社,新村管理区。

1966年,全县调整为21个人民公社,1962年新村合家垴分为两个生产大队,合家垴生产大队,下设三个生产小队。

1971年墨镫公社划归左权县管辖,合家垴成为左权县墨镫人民公社合家垴生产队。

1972年墨镫公社归回武乡县,合家垴又成为武乡县墨镫公社合家垴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撤销人民公社,设乡(镇)人民政府,撤销生产大队,设村民委员会,合家垴则成为墨镫乡合家垴村民委员会。

第二章地理

第一节地理状况

一、地貌

合家垴村地处太行山延伸的黄土丘陵地带,地势东高西低、山梁起伏,村庄前后并列的三条大梁地貌千姿百态。

二、地质

合家垴村地层走向东北倾向西北。出露地层主要是古生界奥陶系石灰岩,出露于山神庙、淡盐场、窑沟一带。该岩层列隙发育漏水严重,标高+650—700m以下含水较丰富。石灰系灰岩出露于煤窖沟、东塔沟一带,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灰二迭纪地层,至东向西依次露出地表。至青谷湾河东出露深部的K2、K3、K4灰岩。河西出露其上部的砂岩。二迭纪地层广泛出露上河西面的西坡、土望沟,颜色呈黄、灰、绿、白、紫等,风化严重,质地粗,土望沟的河沙就是由此冲刷分化而成。合家垴村含煤地质即为石灰迭纪的山西组、太原组地层。新生界第三系红土,在村四周都有出露,红土土层厚质地粘重,结构紧密、通透性差。第四系黄土层覆盖于红土之上,面积广,土层厚、质地松、通透性好,是农田主要的耕作层。

三、河流

合家垴村境内沟壑集中,河沟流径较多,多数为季节性干河沟。流经村前的有煤窖沟、杨母角沟,两沟于麻池上汇合,经前头沟,出北庄湾汇入蟠洪河干流。村后戈北沟,源于狐沟南北岔、羊圈三龙沟,流经戈北坪、小坟沟到青谷弯与蟠洪河干流汇合。合家垴河西土望沟河源于西坡北的砂岩层缝隙,该河流域虽小,但水质很好,清澈见底不断,且适宜人畜饮用,为村人牧牛放羊的饮水之地。

第三节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根据1969年统计,合家垴村总耕地面积719亩,其中良田631亩。1991年统计,总耕地面积为917亩,其中良田面积615亩。1969年至1991年23年间良田面积减少了16亩,其中前头沟煤矿占用3亩,梢坡根煤矿占用5亩,戈北沟煤矿占用8亩。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合家垴村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通过战天斗地、劈山改河造过不少土地。其中园沟改河造地三亩,麻池上改河造地2亩。80年代青谷弯河滩造地15亩,下河十二亩弯河滩垫地15亩。2010年,县土地局派大型挖掘机在蒿角沟造地80亩。土望沟鸡场造地20亩,2008年,为村庄搬迁在青谷弯河西造地15亩;后因煤矿关停,村庄搬迁工程-停工。2002年以来,政策性退耕还林,集体集中在东塔、杨母角退耕还林200亩。2011年实有耕地570亩。

二、矿产资源

合家垴村的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铝、耐火粘土、石灰岩等。

煤矿资源:合家垴村地处沁水煤田东缘武乡第三勘探区、地下煤炭资源极为丰富。这里地质构造为简单的单斜构造,总体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西,倾角8~12°。煤区内会煤十余层,可采煤层有四层。7#煤,村里人叫四尺煤,厚度0.3至1.24米,平均厚度为0.68米,煤质为配焦煤。位于8#煤顶板以上5至6米处。因煤层薄,赋存不稳定,目前尚无开采而随8#煤开采报废。在前头沟、东塔坡跟洪水冲刷断露层可见此煤。8#煤,也就是七尺煤,厚度为1.64至1.82米,局部厚度可超过2米,煤质为低—中灰、低—高硫,高发热量焦煤,在村周边、村下赋存稳定。原村办矿捎坡跟立井,前头沟平井即开采8#煤。9#煤,也叫五尺煤,煤层厚度为1.2—1.5米,均厚为1.53米,位于七尺煤层下25米处,煤质为低—中灰,特低硫至中流,高发热量瘦煤,在村周村下局部赋存,之前尚无开采。15#煤,俗称丈八煤,煤层厚3.48—6.59米,平均厚度3.62米,煤质为低—中灰、低—中硫,高发热量瘦煤,可作为配焦煤,但以动力用煤民用煤最佳。村里60年代开采的柳树角立井,小凹儿立井,1993年开采的戈北沟阳坡立井都是15#丈八煤。丈八煤层东浅西深,历史上在村东的煤窖沟,就有多处开采丈八煤层的遗迹。

铝矿:合家垴村东侧地下埋藏着丰富的铝矿资源,从石门沟戈北沟一线往东至窖沟,淡盐场一线大约3平方公里的地下铝矿厚度有1米—1.2米左右。在双平拐沟底,由于山洪冲刷已有铝矿断露,2005年至2007年曾有人工露天开采。

石灰岩:石灰岩分布在村东山一带,储量丰富、质地好,由于交通不便,尚无开采。

耐火粘土:在煤窖沟至坟圪道一带都有分布,储量尚未探明,也没有开采先例。

三、地下水资源

合家垴村的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表层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园沟、井沟、近山跟一线。

园沟水井:开凿年代不详,是近代以来村里人饮用水的主要水井。1950年前后被填平。

井沟水井:是古代村里人饮用水的水井,开凿填埋年代不详。

前近山水井:1950年前后开凿,是新中国成立后,村里人畜饮用水的主要水井,此井水源充足,除满足全村300多人,二三十头牲畜饮用外,遇到干旱年头,天凹村150多人,二三十头牲畜的饮用水也取之于此井。可惜1995年前后,前头沟煤矿采空区裂缝,导致井水漏入地层而干涸,2006年近山跟水井井筒填埋。

大坡跟水井两眼:里边一眼开凿于1961年,外边一眼,开凿于1987年。

青谷弯井:开凿于1964年,水深4米,此井主要用于田间灌溉。土老弯口机井:1990年开凿,当年引水上山,在村后庙岭修有蓄水池。利用电力水泵把机井水抽上高处庙岭蓄水池,再通水管到各家各户,从此村里人吃上了自来水,结束了人担肩挑吃水的历史。

青谷湾深水井:2008年,国家投资百万元,为合家垴新农村建设配套,开凿了青谷湾深水井,井深700米,地下水源充沛,不仅可供合家垴合家垴村人畜用水,还可为武乡县水利供水系统提供水源。

四、森林资源

合家垴村紧靠东山,东山上有丰富的森林,山神庙往东、狐沟北岔、南岔、常家梁一带有丰富的自然林木,柴树、桦树等乔木,沙棘、马公鸡、牛筋等灌木葱绿一片、林荫蔽日。山神庙往西南,石停背、老圪道掌一带,林木茂盛,也属自然生成的自然林带。此外,村前近山近百年来生长着山杨树、松树、山杏树,村民从不乱砍乱伐。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合家垴村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库。在山林中生长着各式各样的天然植物,主要草类有:百草、苏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