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山东省 > 烟台市 > 海阳市 > 凤城街道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凤城街道概况

[移动版]

凤城街道街道概况凤城街道办事处位于海阳市南端,南濒黄海,全镇总面积53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北高南低,腹地广阔,以丘陵为主,南部向海逐步降低,由长条状缓缓过渡到海拔50米的海蚀台地,近海一带为冲积平原。由于境内北高南低,东西低于南北,“形状如伏鸟舒翼”,故名凤城。

凤城街道街道概况凤城街道办事处位于海阳市南端,南濒黄海,全镇总面积53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北高南低,腹地广阔,以丘陵为主,南部向海逐步降低,由长条状缓缓过渡到海拔50米的海蚀台地,近海一带为冲积平原。由于境内北高南低,东西低于南北,“形状如伏鸟舒翼”,故名凤城。
凤城街道办事处辖30个行政村,1.9万人口,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亿元,人均纯收入3388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27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均在全市各镇、区、街道办事处前列。

-沿革

夏商周时期属莱国,春秋战国时期属齐东境即墨地,秦以后先后属陲县、昌阳、长广、莱阳。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设大嵩卫。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卫设县后,为县城驻地,称在城,后称城里。1942年9月,城里解放,改称凤城,1958年9月建凤城公社。1984年5月改为凤城镇。2003年5月8日,撤销凤城镇,设立凤城街道。

-人物

李赞元(1623~1678)。原名李立,顺治帝赐名赞元。祖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虎头村,始祖李明以军功落籍大嵩卫。李赞元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历任山东道御史、左副都御史。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升为兵部督捕右侍郎。李赞元家规甚严,曾题《四勿诗》:“手勿释诗书,身勿着华服,心勿思邪事,行勿恃荫势”为教子格言。其13子,皆无纨绔之习,代代恪守家训。其子李本涵为翰林院庶吉士,李本澄为候选州同,李本漋为云南平彝知县;其孙李果为山西大同知府,李椅为湖广襄阳总兵、左都督、骠骑将军。李家有“三世八进士”的美谈。

-土特产

凤城甜面酱。清咸丰六年(1856年)城里(今凤城)人王惜阴首创精制。将新小麦淘净泥沙,煮熟、冷透,放于不通风处,覆黄蒿发酵,晒干、捣碎、磨成细粉,中秋节前后,用“四眼井”(城西北隅)新挑之水调成稠糊,昼曝夜露。一个月后,在酱糊冷透时,以“鸡汤五香水”拌为稀糊,再经日晒、露润成酱。味极甘美,生食尤佳,为清代贡品。
海珍蛎子。为海产珍品。凤城当地用牡蛎制作的佳肴,色味兼优,素负盛名,尤以“清汆蛎子”“黄金蛎子”“烤蛎黄”著称。清汆蛎子是一种以清鲜取胜的菜肴。烹制时,将蛎肉去渣洗净,蛎汤澄清倒入勺内烧沸,放进蛎肉一滚嫩熟,再加调料即可食用。汤似人乳,前人誉为“太真乳”。黄金蛎子,与“利子”谐音,取其吉利,故为喜庆筵席上的美肴。制作时,用粉团、鸡蛋、佐料调成薄糊,加入蛎肉拌匀。油涮锅后,放进蛎糊摊为小饼,两面煎成金黄色,九成熟投勺油烹,适可入盘。此肴外焦里嫩,食之清鲜。烤蛎黄,是一历史悠久的名菜。远在1500年前,齐鲁滨海居民即采用此法制作蛎肴。北魏贾思勰所著《齐家要术》有载。即将鲜牡蛎洗净,放在炭火上文烤,蛎壳半张,先饮其汤,再食其肉。此法经海阳人民不断改进,成为独具特色的海珍佳肴。
八仙(鲜)过海。是将牡蛎、梭子蟹、鹰爪虾、文蛤肉和猪、羊、牛、鸡肉,用鸡蛋清、粉团糊调匀,装于猪肚,再注入适量五香水,缝严,放在鸡鸭汤中文火墩烂,趁热分割成片,原形置于盘内,上披木耳、鸡蛋丝,浇以海珍汤。若冷食则需蘸酱油、卤虾油、麻汁等调料。因其味具八鲜,肚形似舟,游于釜汤,故名“八仙过海”。清末,状元王寿彭食后赞日:“幸飨八鲜,口福非浅。山海珍馐,易牙垂涎”。
王家抹糕。旧时城里王守山做的抹糕,味道特殊,人称王家抹糕。系用糯米、大枣加适量冷水装于磁缸,封严后,文火烤熟,开缸米味馥郁,食之粘香。
化子鹌鹑。旧时叫化子以粘土裹禽鸟烧食。嵩阳饭店厨师-仿此法,加工制做“化子鹌鹑”。让活鹌鹁喝足五香水,再由口中注入调料,用粘土包严,文火烤熟。摔泥团拔去羽毛,开膛去脏,撕而食之。

-文化

海阳大秧歌。海阳大秧歌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初期。据《赵氏谱书》记载:明洪熙元年(1425年),大嵩卫有赵氏指挥镇抚诰封武略将军,逢五世同堂,朝廷赐与“七叶衍祥”金额,悬匾之日,有乐舞生创练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据此,海阳大秧歌已有500多年历史了。
海阳大秧歌盛行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卫设县后。海阳旧县城(今凤城)依山傍海,盐渔业发达,海运方便,渐成海阳经济文化中心,也带动了民间艺术同步发展。海阳大秧歌已成为城乡居民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内容。时凤城流传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耍娘娘后耍景;正月十-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四乡秧歌队竞技赛艺,会集一堂。
1958年,海阳大秧歌参加了全国职工文艺汇演。1980年代末,中央电视台、烟台电视台联合摄制海阳大秧歌电视艺术片《东夷风骨》,由中央电视台播放并介绍到国外。1981年春,中央歌舞剧院、舞蹈学院一行12人到海阳学习、研究海阳大秧歌。 1994年,海阳大秧歌参加了国际(沈阳)民间舞蹈艺术节,荣获金玫瑰大奖第一名。1995年,海阳大秧歌参加全国(金华)民间舞蹈展演,荣获优秀奖(最高奖)。同年,海阳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山东民舞之乡”。1996年11月,海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5年,海阳大秧歌被批准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旅游胜地

凤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1.3℃,属东亚温润型季风气候区。境内人文自然景观丰富,是山东省风光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凤城是一座历史古城,明洪武31年(1398年),朱元璋在沿海战略要地设卫屯军,其中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的大嵩卫就设在凤城。清雍13年(1735年),在大嵩卫设海阳县,凤城为县府驻地,1942年,县府迁到东村,凤城始称凤城镇。
悠久的历史,给凤城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和古迹。誉满全球的海阳大秧歌就源于凤城。明洪熙元年(1425年)大嵩卫的乐舞生闻绍,始扮秧歌于大嵩卫,与指挥、镇抚赵通欢庆“五世同堂”,为海阳大秧歌之始。从此,海阳大秧歌便流传下来。每逢春节,村村都要扮大秧歌来欢庆节日,形式有:跑旱船、跑毛驴、扇子舞、花鼓、锯大缸、箍炉、王大娘、卖货郎等。1994年海阳大秧歌在沈阳国际民间艺术节上获得了国际金玫瑰奖。
凤城是一座秀美的海滨小城。-同志亲笔题词的“海阳万米海滩浴场”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这里沙细、滩平、水清、浪缓,海边沙滩绵延曲折1万米,被海内外人士誉为“金滩 ”,举目远眺,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第一、第二海水浴场相继对外开放,各类娱乐设施齐全,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

-丰富物产

凤城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发展农业生产优势明显,大棚蔬菜是高效农业的支柱产业,现有标准日光温室蔬菜大棚3000个,中小拱棚面积2500亩,蘑菇棚200个。主要蔬菜品种有西红柿、黄瓜、芸豆、韭菜、香菇、针尖菇等。现有蔬菜批发市场一处,面积100亩,2002年,批发各类新鲜蔬菜4000吨,菜农收入2100万元。
凤城南濒黄海,海岸线长48.78km,拥有丰富的滩涂浅海资源。2002年凤城水产品总产量为2.7万吨,水产总收入3.6亿元,占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6%。全镇现有淡水养殖面积1690亩,虾池养殖面积3000亩,浅海养殖面积3000亩。水产养殖品种有:中国对虾、日本车虾、南美白对虾、太平洋牡蛎、栉孔扇贝、海湾扇贝、皱纹盘鲍、红螺等海珍品和其它传统淡水养殖鱼类。全镇共有传统渔业村15个,拥有各类渔船418只,总马力2.7万,出海作业渔民1300人。
冻粉加工是凤城的传统加工项目,产品又称琼脂,为海藻之天然石花菜经传统精细工艺加工而成,产品富含多种营养成份,现有加工企业13家,从业人员2400多人,享誉大江南北,远销海内外。

-产业优势

毛衫加工业是凤城的主导产业,现有毛衫加工企业42家,个体加工户3600家,从业人员4.8万人,年加工能力3000万件,2002年,全行业实现产值5.4亿元,销售收入5.1亿元,入库税金2200万元,占全镇税收总额的90%左右。毛衫加工品畅销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江北最大的毛衫加工集散地和出口基地。2000年,凤城街道办事处毛衫工业园区被烟台市政府命名为“十大私营经济园区”,2001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民营经济园区”称号,成为中外客商投资兴业的宝地。
凤城毛衫从1965年发展至今,风风雨雨,几经坎坷,锻造了恒大、大华、华联、龙翔等一些知名企业和以王氏四兄弟为首的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培养了4000多户中小加工户,带动了周边近5万名群众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