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铁、稀土、铌等多种金属共生矿床的矿区,归包头市管辖,是包头五个区之一称为白云矿区。蒙古语称“白云博格都”,意为“富饶的圣山”。位于包头市正北约150公里处,白云鄂博矿山东西延伸约20余公里,相对高度约200米,稀土资源储量占全国的97%,为除中国以外世界总储量的5倍多。
位于中国包头市北150千米处的乌兰察布草原,周围是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辖地。白云鄂博为蒙古语,意为富饶的神山。白云鄂博铁矿位于白云鄂博矿区(属包头市)西北部,矿区面积138平方千米,全区人口2.27万。白云鄂博铁矿于1925年由地质学家丁道衡发现。1934年,著名地质学家、岩石矿物学家何作霖研究发现了白云鄂博矿的两种稀土元素新矿物,取名为白云矿与鄂博矿。至此,白云鄂博矿为世人所瞩目。1955年成立白云鄂博办事处,1958年成立白云鄂博镇(旗县级),8月划归包头市管辖。
白云鄂博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地处阴山山脉以北的乌兰察布草原,面积为328平方公里,在包头市区以北150公里处,四周被达茂联合旗所环抱。全区人口2.2万人,由蒙古、汉、满、回等11个民族构成。白云鄂博矿区夏秋季节气候清爽宜人,平均气温19.4摄氏度,是理想的避暑胜地。白云鄂博,蒙古语意为“富饶的神山”,历史上是当地蒙古族牧民的神山圣地,每年农历五月间,数百里之内的牧民聚集于此,举行盛大的“祭敖包”活动,并召开“那达慕”盛会。1927年丁道衡先生首次发现了白云鄂博矿山。从此,白云鄂博逐渐为世界所瞩目。白云鄂博矿是一座世界罕见的多金属共生矿床,分布在东西长18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总面积4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现已探明矿体内蕴藏着160多种矿物,70多种元素。矿物种类主要有铁、铌和稀土矿物。其中铁矿储量9.5亿吨,铌矿储量519万吨,稀土矿工业储量3600万吨,占全世界的36%,占全国的90%以上,因而被誉为“稀土之乡”。另外,还蕴藏着铜、石英石、莹石、磷灰石、软锰矿等多种矿物。白云鄂博现在是包头钢铁公司的主要原料基地,对包头市和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白云鄂博矿区地处蒙古高原南部,属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所辖。东南距呼和浩特市城区212公里,南距包头市城区149公里,北距中蒙边境95公里。地理座标为北纬41。39ˊ~41。53ˊ,东经109。47ˊ~110°04ˊ。总面积为328.647平方公里。全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7个居民委员会。截至2008年底,总人口25638人,有蒙古、汉、满、回、达斡尔等9个民族。
历史上,白云鄂博一直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草原。先后为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少数民族部落驻牧。1927年7月,丁道衡随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察途中,首次发现白云鄂博主峰铁矿体。从此以后,白云鄂博开始被世人所瞩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0中央十分重视对白云鄂博矿藏资源的开发利用。1949年12月,在中央人民0重工业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钢铁工业会议上,即确定对白云鄂博进行地质调查。1950年5月,中央人民0派出白云鄂博地质调查队(1952年,改称为241地质队),对白云鄂博展开大规模地质普查。1953年初,根据241地质队的调查报告,决定利用白云鄂博矿产资源,在绥远省西部建立大型钢铁企业,并将该项工作列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1953年3月,为配合地质队的调查勘探工作,乌兰察布盟商贸服务部门先后派出商业、邮电、金融等服务小组和流动人员进入白云鄂博为地质队服务。1955年5月15日,乌兰察布盟人民0在境内设立驻白云脑包办事处。1956年3月21日,白云鄂博境内成立中国0地方组织——0乌兰察布盟白云鄂博办事处直属机关总支委员会。随着矿山建设的迅猛发展,进驻单位和流入人口大量增多,9月,0乌兰察布盟委员会着手在境内筹建盟辖市级地方党政机构。1957年4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批复乌兰察布盟党委“同意正式设立巴(白)云市委员会”。同年8月5日,在党内作了宣布。11月15日,0白云市委正式组成。由于建立市级地方政权的方案未得到国家批准,1958年3月6日,境内建立乌兰察布盟白云鄂博镇人民委员会(县级)。同年5月15日,白云鄂博镇划归包头市,8月28日,改称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0白云市委也随之改称0白云鄂博矿区委员会。
境内地势东部、北部由都拉哈拉矿、东介勒格勒矿、东矿、主矿、北矿和西矿等山峰构成山地,最高海拔1783.9米;西部、南部属高平原台地、草原;中部城区地带呈现盆地,平均海拔1605米。矿区属内陆干燥气候区。“春迟风多、夏短凉爽、秋早雨频、冬长寒冷”,是白云鄂博矿区突出的气候特征。境内无常年流动地表水流,南部阿木斯尔河、西北部乌壮苏木河均为干谷式间歇性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