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六安市 > 霍山县旅游

狮山中学玉玺楼

[移动版] [查看地图]
狮山中学玉玺楼
狮山中学玉玺楼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狮山中学(今名上土市中学)创建于民国14年(1925),是霍山县最早创办的一所正规中学,原名霍山县立西镇初级中学,位于上土市狮山南麓,故习惯称之为狮山中学。

学校背倚巍峨耸秀的狮山,东临源远流长的漫水河,水秀山青,环境幽美,是个理想的教育园地。老校舍建于民国11年(1922),楼房系砖木结构,共38间,造型古朴宏伟,转楼拥抱主楼,池台亭榭相映,堪称山区的大建筑,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复校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现占地面积约百亩,分教学区与-区,两区间隔着千余平方米的体育广场,有“一、二、九”路相连接。道路两旁的风景树,行列有序,荫翳蔽日,给人以静谧之感。出校门是霍山边陲山区商品经济和文化活跃的集镇——上土市,沟通安徽、湖北的干线——霍英公路贯穿其境。教学区两幢新建的教学大楼巍然矗立,与古老的原教学楼相对峙,俨然如学府。

民国11年(1922)学校创建之初,首由西镇知名人士李晴峰(同盟会员、北伐时曾任民军第一师三旅一团团长)约同黄艮甫、何国佑、孙绂庭等10余人,倡仪以致远会产生为基金,始在狮山南麓(由张氏家族捐地10亩)建校舍,终因开办费无着,拖延未能建校。经过多次磋商,县乃决定将在黄栗杪的县立第二高级小学停办,以该校经费充实狮山中学办学之用,报请省教育厅立案获准,于民国14年(1925)秋正式建校开学。始设2个班,招收学生84人,教职员10人,首任校长王树滋,继任校长何国宣。其时0员徐育三,由安庆读书回来,受聘在校任教。他联合“平民共觉社”和“新衡书店”的有志之士,与徐轩骥(后曾任狮山中学教导主任)、伍淑和、魏衍彬等0人,建立黄栗杪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与闻家店燕溪小学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取得联系,互相配合,以教书为掩护,在师生中宣传进步思想,传播革命理论,鞭挞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罪恶。曾提出“以学校为机关,以党员为教员的骨干,吸收合格师生入党入团,逐步向广大农村扩展。1927年10月。首先发展进步教员刘仁辅入党,在西镇建立第一个党支部。发行的《醒狮》进步刊物,在校内传阅,引导师生走上革命道路,为以后策动西镇-奠定了基础。所以狮山中学实乃工农革命和六霍起义的策源地,人们称之为“革命的摇篮”。

民国18年(1929)冬,六霍起义取得胜利,有的师生参加革命行列建立苏区,学校停办。26年(1937)秋,为便于霍山、立煌(今金寨)两县学生入学,经过双方协议,改由霍、立两县联立,呈准立案定校名为霍山立煌两县西镇初级中学(简称霍立联中)。开设7个班,学生达379人(女生21人),教职员17人(女1人),校长王兴序(又名雁伍)。继任的有李霞璧、郑荥波。教员由两县推荐,大多是大专以上学历,教学经验丰富,学生求知欲强。学习气氛浓厚。校风、教风颇负一时之盛。

民国29年(1940)9月。-顽固派公然破坏国共合作抗日,-0人。霍山县动委会和指导员王昭铨(曾任抗日宣传工作团第二十团副团长)和工作团十九团副团长马洪范隐身来到学校任教。在师生中揭露顽固派的所谓曲线救国的伎俩,使受蒙蔽的人擦亮了眼睛,识破其阴谋。

1948年,霍山接近解放,有23年校史的狮山中学宣告结束。在这23年中,学校确为社会培养了不少人才,有的走上革命道路。建国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曾为建设祖国作出过杰出的贡献。2000年,该校由县政府申报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四周墙基外,东、南、西、北各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至校园住宅20米,南至广场35米,西至霍英公路30米,北至狮子山20米。


>>六安双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