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第三批省保)
时代:明、清
地址:太原市迎泽区文庙巷3号
太原府城之文庙,原在城西县前街(即令府西街西段)一带,规模虽壮观,但远不及今文庙。清光绪七年(1881年),汾河决堤,文庙毁于大水。水退之后,山西巡抚张之洞,遂在原崇山寺的废墟(今文庙址)之上,大兴土木,新建文庙,文庙巷之名称亦得于此时。新建的文庙,占地13000多平方米,由亭、殿、门、庑、祠,组成三进院落,利用前崇善寺末毁的零星建筑,较之原庙更为恢宏、庄重、婉雅、俊逸。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原文庙的功用,由奉祀孔圣人逐渐发生了演变,到1920年,文庙改辟为“山西省图书博物馆”,新中国诞生后,于1951年,将一大批劫后余生的文物,收藏于此,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山西省博物馆”。如今已是一个收藏和保管有陶器、青铜器、雕塑、书画等9万余件文物、陈列面积达2500余平方米的大型博物馆。
经专家初步鉴定:馆藏的诸多文物中,一级文物四百余件,二级文物六百余件,三级文物五千余件。其中,不少物器是国内现存的稀世珍品。这些丰富的、珍贵的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了我省各个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为了使这些文物,古为今用,服务于现实,山西省博物馆本部,利用原文庙的旧有建筑,以历史分期为界,开辟了“山西古代史”、“山西近代史”、“山西革命史”三个大型陈列室,展出了我省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各种文物,揭示了汾河流域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013年5月,太原文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