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广西 > 梧州市 > 苍梧县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概况

[移动版]

苍梧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梧州市境北部。驻地在市人民政府驻地东北50千米处。处东经110°50′—111°39′,北纬23°25′—24°10′。东接贺州市八步区和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连万秀区、长洲区并隔浔江与藤县相望,西邻藤县和贺州市昭平县,北靠贺州市昭平县、平桂区、八步区。面积2781.72平方千米。辖石桥、岭脚、京南、狮寨、六堡、梨埠、木双、沙头、旺甫9镇。县人民政府驻石桥镇东安街。有41.4万人,主要为汉族,另有瑶、壮等民族。

历史沿革:秦属桂林郡地。汉初属南越国。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广信县(治今梧州市区),今县境属广信县。元封五年(前106),析广信县地置猛陵县,治今岭脚镇孟陵村,属苍梧郡。王莽摄政时期(9-24),猛陵县更名猛陆县,并改属新广郡。王莽后,猛陆县复名猛陵县,复属苍梧郡。三国吴析广信县地置新宁县,治今大坡镇城村,属苍梧郡。西晋太康元年(280)析广信县置农城县,县治农城(今龙圩镇),同年改新宁县为宁新县。东晋改农城县为遂城县,属苍梧郡。南北朝时期有广信、猛陵、遂城、宁新4县,同属苍梧郡。隋开皇三年(583),改广信县为苍梧县,以郡名县。开皇十九年(599)改遂城县为戎城县,属藤州。大业三年(607),省宁新县入苍梧县,废猛陵县入豪静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猛陵县并更名孟陵县,属藤州;贞观八年(634)改属梧州;天宝元年(742)改属苍梧郡;乾元元年(758)复属梧州;光化四年(901)改属桂州。宋开宝五年(972)废孟陵县入苍梧县。熙宁四年(1071)省戎城县入。元属梧州路,为路治。明、清属梧州府,为府治。民国元年(1912)省苍梧县入梧州府,次年(1913)复置苍梧县,属郁江道。民国三年(1914)属苍梧道。民国十六年(1927)析县城区域及附近地域另置梧州市。民国十九年(1930)属第七民团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省梧州市入苍梧县,属梧州民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属梧州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属第三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梧州专区。1950年析出省辖梧州市。1951年属容县专区。1952年县治迁至龙圩镇。1958年属梧州专区。1971年属梧州地区。1984年属梧州市。2013年析出龙圩区,驻地由龙圩镇迁至石桥镇。

地方特点:处大瑶山和大桂山余脉的延伸地带,多低山、丘陵,西北、东南高,中部低。平均海拔400—600米。县西北的亚燕顶为最高峰,海拔1046米。年均气温21.2℃,年均降水量1506.9毫米。浔江自西向东横穿县境西南,桂江由北往南纵贯县境中西部,还有东安江、安平河、龙江河、六堡河等支流。有铁、钛、铅、锌、石灰岩、花岗岩等矿产。经济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1.58万公顷,主种水稻、花生。有松、杉、竹等经济林木。有旺甫工业园,铸造、机械加工、林产品加工、医药、食品、宝石加工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有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特产六堡茶、沙头迟熟荔枝、砂糖橘、八角、桂皮、松脂、京南米粉。洛湛铁路过境,设石桥北站。包茂高速、梧柳高速,207国道、355国道、358国道、321国道旧线,201省道、304省道过境。浔江、桂江可通航。有高中2所、初中15所、小学131所,县、镇医院12家。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其中,有石桥中共地下党支部旧址和石桥镇古建筑群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孟陵故城遗址、太平堡寨、石拱桥、汉士威彦先生故里石刻、大寨纪念黄巢义军碑刻等2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2项。其中,苍梧六堡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苍梧鲤鱼舞、木犀舞、苍梧采茶戏、苍梧抢花炮习俗是自治区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鹿儿剧、盘王舞、香龙舞、花鹿舞、石桥花炮节、大寨民间欢乐节、京南米粉制作技艺、苍梧灯花会、沙头歌会、瑶族浸浴、瑶族伴郎、瑶族敬茶娘、瑶族敬酒歌、苍梧流水叹歌、六堡枫香黑米饭、苍梧粉果手工制作技艺、苍梧六堡焗茶技艺、苍梧榄角制作技艺、苍梧糖环制作技艺、苍梧烧穴位疗法、苍梧针挑穴疗法、苍梧山歌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诗歌团体东安诗社。有飞龙湖国家森林公园、大爽河生态旅游景区、龙岩风景区、六堡茶船古道景区、六堡镇生态旅游区、梨埠仙迹桃花岛乡村旅游区、培中清代古建筑群等景区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