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百粤之地。
夏、商、周为荆州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地属桂林郡。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领方县,治今宾州镇古城村,因治地建于方形岭上得名,地属郁林郡。
三国吴元兴元年(264)改临浦县,因县治面临三叉塘得名。
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将临浦县疆域划分为二,恢复领方县,又于汉广郁地设绥宁县,治今黎塘镇安城村。
南北朝宋、齐年间(420~502),沿晋朝建制不变。
自汉及齐,均属郁林郡。
梁武帝天监二年(503),撤绥宁县置安城县,仍与领方县同属郁林郡。
旋以州统郡,两县俱升为郡,而改郁林郡为南定州以统之。
隋朝开皇八年(588)将领方、安城两郡改为领方、安城两县,仍属郁林郡。
唐朝废郡立州。
初以领方县地置南方州,武德四年(621),从领方县分出琅琊(治今武陵镇甘寨村鼓蓬岭)、思干(治营盘村,即今新桥镇马披山北鲤鱼尾处)两县,均隶于南方州;又置武罗县(治今甘棠圩),属淳州。
贞观五年(631)改领方县为岭方县,并于岭方县置宾州,因宾水得名,属岭南道;十二年废思干县。
天宝元年(742),改宾州为安城郡。
至德二年(757),又改为岭方郡,同时改安城县为保城县。
乾元元年(758),又复为宾州。
五代十国(907~960)沿唐制仍置宾州,为南汉所有。
北宋初改岭方县为领方县。
宋开宝五年(972),省武罗县,废宾州,将琅琊、保城两县并入领方县,隶属邕州。
次年,恢复宾州建制,移治琅琊,属广南西路。
旋移治今新宾。
元改领方县为岭方县。
元世祖初年,宾州升为宾州路,治岭方县。
惠宗至正十六年(1356),复名宾州,直隶广西两江道。
明仍置宾州。
洪武二年(1369)省岭方县入宾州。
是年隶于柳州府。
清雍正三年(1725),宾州升为直隶州。
十二年(1734)降为散州,改属思恩府。
1911年改宾州为宾县,治今新宾,属思恩府。
1912年改称宾阳县。
1913年属邕南道。
1914年属南宁道。
1930年属第六民团区。
1932年属南宁民团区。
1934年属南宁行政监督区。
1939年属武鸣行政监督区。
1940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2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属南宁专区。
1950年春,治所徙今芦圩。
1951年属宾阳专区。
1953年直属桂西僮族自治区。
1956年属桂西僮族自治州。
1957年属邕宁专区。
1958年宾阳、上林2县合置宾林县,治芦圩,属南宁专区。
1959年撤宾林县,复置宾阳县,仍治芦圩。
1971年属南宁地区。
2003年6月起属南宁市。